[发明专利]一种大跨度充气膜形态分析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17954.7 | 申请日: | 2020-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7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 发明(设计)人: | 成新兴;武宝会;李元昊;司小飞;唐如意;李刚;申世飞;高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119/14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安彦彦 |
| 地址: | 710054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跨度 充气 形态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跨度充气膜形态分析方法,本发明通过解析方法确定充气膜的初始形态,采用有限元分析进行迭代找态和逆变形找形,求得充气膜的最终平衡形态,其形态分析结果可用于充气膜荷载分析及裁切分析。该方法的论述系统全面,提高了分析计算速度和精度,弥补了现有充气膜结构设计规程的不足,可有效指导实际工程设计,可广泛应用于大跨度充气膜结构的工程设计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充气膜形态分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跨度充气膜形态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充气膜结构因具有造型新颖多变、气密性好、移动方便、节能环保等特点,在展览馆、体育场、实验室、沼气池、航天飞行器、方舱医院、工业储料场等各类场景均得到应用,为满足无组织排放治理的环保要求,众多充气膜封闭料场相继建成,领域遍布电力、煤炭、钢铁、水泥、港口等。因场地及设备条件限制,此类充气膜结构具有外形不规则、大空间和大跨度的特点。
早期的找形分析多以等应力曲面为研究对象,采用小弹性模量法,找态分析则通过解析法直接实现。实际工程中的大跨度充气膜结构均为非等应力曲面,预张力难以通过解析解精确确定,此时找态与找形同等重要,小弹性模量法不再适用。部分文献中提出了逆变形法找形等基本思路,但缺乏可指导实际工程的大跨度充气膜设计的的形态分析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大跨度充气膜形态分析方法,以填补现有设计方法的空白,以更有效的指导实际工程设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S1,采用若干理想高斯曲面组合构建接近目标形的充气膜初始形;
S2,根据薄膜无矩理论求得充气膜的分片预张力作为初始态;
S3,通过非线性有限元法迭代求解预应力及变形值;
S4,将求得的变形值逆向施加改变初始形;
S5,对逆变形后有限元模型再次迭代求解,得到充气膜的弹性平衡形态。
S1中,由若干理想高斯曲面组合而成的初始形包括第一柱面、第二柱面和过渡球面。
第一柱面(1)和第二柱面(2)半径的计算方法如下:
过渡球面(3)半径的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R1、R2为柱面半径,f为充气膜高度,a为充气膜短边方向长度。
S2中,柱面的初始预张力的计算方法如下:
球面的初始预张力的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P为膜面压力,T1、T2为膜面初始预张力,f为充气膜高度,a为充气膜短边方向长度。
S3中,有限元模型通过牛顿—拉普森迭代方法求解。
S3中迭代计算的次数至少为一次。
S5中逆变形的初始态采用S2中分片假定的解析解。
S5中迭代计算的次数至少为一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解析方法确定充气膜的初始形态,采用有限元分析进行迭代找态和逆变形找形,求得充气膜的最终平衡形态,其形态分析结果可用于充气膜荷载分析及裁切分析。该方法的论述系统全面,提高了分析计算速度和精度,弥补了现有充气膜结构设计规程的不足,可有效指导实际工程设计,可广泛应用于大跨度充气膜结构的工程设计中。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79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