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铁冶炼用辅助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17708.1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7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国栋 |
主分类号: | B22D30/00 | 分类号: | B22D3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铁 冶炼 辅助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工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铁冶炼用辅助设备,包括冷却槽体,所述冷却槽体的两侧分别延伸有两组承重台,两组所述承重台的上端面与冷却槽体的内部底面均延伸有导轨,所述导轨的内部滚动安装有移动件,所述移动件的上端面贴合安装有放料件,所述冷却槽体的后端连接有冷却件,两组所述承重台的上端面边缘处分别延伸有两组牵引件,两组所述牵引件分别与移动件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承重台的下端面边缘处延伸有台座,本发明能够在提高冷却成型效果的同时保证冷却时的稳固性,能够在提高使用安全性的同时延长使用寿命,且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铁冶炼用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钢铁冶炼是钢、铁冶金工艺过程的总称,工业生产的铁根据含碳量分为生铁、含碳量2%以上和钢、含碳量低于2%,其中在钢铁冶炼的过程中,通常会使用辅助设备对钢铁进行冷却以成型,现有技术中的钢铁冶炼用辅助设备,在使用时的冷却效果较差,且使用时不够安全以及工作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钢铁冶炼用辅助设备。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钢铁冶炼用辅助设备,包括冷却槽体,所述冷却槽体的两侧分别延伸有两组承重台,两组所述承重台的上端面与冷却槽体的内部底面均延伸有导轨,所述导轨的内部滚动安装有移动件,所述移动件的上端面贴合安装有放料件,所述冷却槽体的后端连接有冷却件,两组所述承重台的上端面边缘处分别延伸有两组牵引件,两组所述牵引件分别与移动件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承重台的下端面边缘处延伸有台座。
优选的,所述移动件包括贴合滑动安装在导轨的内部的导块,所述导块的下端面边缘处贯穿转动镶嵌有承重轮,所述承重轮滚动于导轨的内部,所述导块的顶部延伸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的上端面两侧边缘处分别延伸有两组分散板,两组所述分散板的形状为V字形。
优选的,所述放料件包括贴合设置在移动座的上端面的物料架,所述物料架位于两组分散板之间,所述移动座的上端面前后边缘处分别延伸有限位板,所述物料架贴合于两组限位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物料架的上端边缘处延伸有多组固定柱,其中相邻的两组所述固定柱之间固定安装有托料环,所述托料环的端面中部延伸有限位块,所述托料环与限位块一体成型,所述限位块的形状为L形,所述托料环的内部外表面与限位块的端面均延伸有锥面凸柱。
优选的,所述冷却件包括延伸在冷却槽体的后端面下边缘处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上端延伸有三组支撑架,三组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呈阶梯状排布,其中一组边缘处的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延伸有承接分流箱,另两组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均延伸有引流分流箱,且同一平面下所述引流分流箱位于承接分流箱的侧下方,所述引流分流箱的上端面边缘处延伸有引导板,所述支撑架的侧面延伸有分流盘,所述分流盘位于引流分流箱的侧下方,所述支撑架的侧面分流盘的正下方延伸有引流冷却槽,所述引流冷却槽的端部位于冷却槽体的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的上端面支撑架的前方延伸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与冷却槽体的后端面之间、水泵的出水口与承接分流箱的前端面之间均连接有水管,所述分流盘的内部底面、引流分流箱的内部底面与承接分流箱的内部底面均贯穿开设有多组分流管,所述引流冷却槽的内部底面开设为斜面。
优选的,所述牵引件包括分别延伸在两组承重台的上端面边缘处的两组承载板,两组所述承载板的后端面均固定安装有伺服正反转电机,所述伺服正反转电机的端部同轴延伸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转动贯穿于承载板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驱动轴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收卷盘,所述收卷盘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收卷盘的外侧分别缠绕有两组牵引绳,两组所述分散板的侧面分别延伸有两组牵引环,两组所述牵引绳分别贯穿固定于两组牵引环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国栋,未经赵国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77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