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模糊优化最小最大神经网络的模式分类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17128.2 | 申请日: | 2020-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8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黄玮;王雅各;王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N3/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38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模糊 优化 最小 最大 神经网络 模式 分类 方法 | ||
一种基于模糊优化最小最大神经网络的模式分类方法。本发明包括:首先对国际标准数据集中的Wine、Glass和Parkinson三个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如数值归一化;然后对输入模式执行模型训练第一阶段:超盒扩展过程、超盒重叠测试和超盒收缩过程;然后执行模型训练第二阶段:超盒优化过程;最后将模式分类测试数据集的数据作为输入模式,根据构造出的模糊优化最小最大神经网络模型,对输入模式进行识别,并输出模式分类结果。与原始模糊最小最大神经网络相比,结果显示本发明所提出方法的模式分类准确度最高,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分类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模式分类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模糊优化最小最大神经网络的模式分类方法。
背景技术
模式分类是通过构造一个分类函数或者分类模型将数据集映射到某一个给定的类别中,它是模式识别的核心研究内容,关系到其识别的整体效率,广泛应用于各个研究领域。
目前,基于神经网络的分类方法是模式分类领域的重要方法,但是因为神经网络本身所存在的一些限制往往造成分类精度较低。特别地,对于模糊最小最大神经网络而言,超盒扩展过程会通过增加不同类之间的重叠区域而对分类性能造成负面影响,现有的超级盒重叠测试规则无法检测所有重叠区域,这会影响后续的超级盒收缩过程,最终造成了不同类超盒的重叠而造成了模式分离精度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模糊优化最小最大神经网络的模式分类方法。通过在国际标准数据集(Wine、Glass和Parkinson)上测试,和原始的模糊最小最大神经网络算法进行相比,该算法的模式分类精度优于原始算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模糊优化最小最大神经网络的模式分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1步、对国际标准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数据集分为模式分类训练数据集和模式分类测试数据集两部分;
第2步、将模式分类训练数据集作为输入模式;
第3步、模型训练第一阶段,执行超盒扩展过程;
第4步、模型训练第一阶段,执行超盒重叠测试;
第5步、模型训练第一阶段,执行超盒收缩过程;
第6步、模型训练第二阶段,执行超盒优化过程;
第7步、对于模式分类测试数据集的数据,作为输入模式,根据构造出的模糊优化最小最大神经网络模型,对输入模式进行识别,并输出模式分类结果。
第1步中所述的对国际标准数据集进行预处理的具体过程:
第1.1步、数值归一化:对数据集中的每条记录进行使用线性函数进行线性变换,使得结果映射在0-1之间;
第1.2步、将数值归一化后的数据集,按5∶5比例进行划分:随机选择50%的数据作为模式分类训练数据集,剩下的50%作为模式分类测试数据集。
第2步中所述的将模式分类训练数据集作为输入模式的具体过程如下:
对于给定的50%的模式分类训练数据集,构成了一个有序对{Xh,dh};
其中Xh=(xh1,xh2,…,xhn)∈In代表输入模式,h代表第h个输入模式,In代表一个n维的单位空间,xhn代表第h个输入模式的第n维的特征,dh∈{1,2,…,m}代表m个类别对应的序号。
第3步中所述的执行超盒扩展过程的具体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理工大学,未经天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71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站外电网增容与稳压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冷凝水收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