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剪枝机的电池管理保护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17122.5 | 申请日: | 2020-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9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 发明(设计)人: | 林浩;唐会杰;黄嘉鑫;何金泉;张廉;周庆;王志红;冉成新;曾吉陶;苏明;邓超文;林丰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芯能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H7/18 | 分类号: | H02H7/18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万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94 | 代理人: | 丁海华 |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白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剪枝 电池 管理 保护 系统 | ||
1.一种剪枝机的电池管理保护系统,包括由电池包(1)和电机(2)组成的主回路,电池包(1)中内置有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一控制单元(3),电池包(1)与控制单元(3)之间设置有采样识别负载模块(4),采样识别负载模块(4)与主回路相连;所述的主回路上还设有一开关装置(5),开关装置(5)与控制单元(3)相连;
所述的采样识别负载模块(4)将通过保护电路采集到的电池信息和通过主回路采集到的负载类型信息发送到控制单元(3),当电池信息或者负载类型信息异常时,控制单元(3)控制开关装置(5)断开,以保护电池包(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枝机的电池管理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包(1)的正极与电机(2)之间设有保护开关K1(6),电池包(1)的负极与电机(2)之间设有主令开关K2(7);保护开关K1(6)与电机(2)之间设有与控制单元(3)电连接的第一点电压监控模块VK_1(8),主令开关K2(7)与电机(2)之间设有与控制单元(3)电连接的第二点电压监控模块VK_2(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剪枝机的电池管理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控制单元未监测到电池信息或者负载类型信息异常时:
A、通过第一点电压监控模块VK_1监测保护开关K1的状态,第二点电压监控模块VK_2监测主令开关K2的状态;
B、若保护开关K1断开,控制单元驱动开关装置断开;断开主令开关K2,则当保护开关K1和主令开关K2再次闭合后,则控制单元驱动开关装置闭合,电机恢复通电;
C、若保护开关K1闭合、主令开关K2断开,控制单元控制开关装置保持闭合;当闭合主令开关K2后,电机恢复通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剪枝机的电池管理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控制单元监测到电池信息或者负载类型信息异常时:
A、控制单元立即断开开关装置,并通过第一点电压监控模块VK_1监测保护开关K1的状态,第二点电压监控模块VK_2监测主令开关K2的状态;
B、若保护开关K1断开,则断开主令开关K2,当保护开关K1和主令开关K2再次闭合后,控制单元驱动开关装置闭合,电机恢复通电;
C、若保护开关K1闭合,则断开保护开关K1,再断开主令开关K2,当保护开关K1和主令开关K2再次闭合后,控制单元驱动开关装置闭合,电机恢复通电。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剪枝机的电池管理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装置(5)为NMOS管,且开关装置(5)连接在主令开关K2(7)和电机(2)之间,所述NMOS管的栅极与控制单元(3)电连接,所述NMOS管的漏极与电机(2)的负极连接,NMOS管的源极第二点电压监控模块VK_2(9)的接入监控点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剪枝机的电池管理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识别负载模块(4)包括分压电阻R1、负载识别电阻R2、固定电阻R3和第一隔离光耦U1;
所述第一隔离光耦U1的引脚1与电池包上的分压采样端T1电连接,所述隔离光耦U1的引脚1与分压电阻R1的一端电连接,分压电阻R1的另一端加载有采样驱动电压,所述第一隔离光耦U1的引脚2与负载识别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负载识别电阻R2的另一端与主回路相连接;所述第一隔离光耦U1的引脚4加载有VCC_1驱动电压;所述第一隔离光耦U1的引脚3电连接有与控制单元的识别输入端ID_1电连接的信号输出端;信号输出端与固定电阻R3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固定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剪枝机的电池管理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点电压监控模块VK_1(8)包括固定电阻R7和稳压二极管D1;
所述的固定电阻R7的一端与保护开关K1和电机M之间的接入监控点电连接,所述固定电阻R7的另一端同时与稳压二极管D1的阴极、控制单元上的第一电压监控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1的阳极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芯能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芯能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712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