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升氨水降膜式吸收性能的氨水吸收制冷机用吸收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16834.5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95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何韫玉;李舒宏;周润发;王敏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15/04 | 分类号: | F25B15/04;F25B37/00;B05B1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郝雅洁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升 氨水 降膜式 吸收 性能 制冷机 | ||
1.一种提升氨水降膜式吸收性能的氨水吸收制冷机用吸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9),所述壳体(9)内设有若干降膜管(6),所述降膜管(6)外部形成吸收液与氨气逆向流动的通路,所述降膜管(6)内部形成冷却水通路,且冷却水与吸收液逆向流动;各降膜管(6)外壁上沿吸收液流动方向间隔设有多组超声波雾化器(10),所述超声波雾化器(10)产生高频震荡,将流经降膜管(6)外壁的溶液雾化成为细小液滴并扩散到各降膜管(6)与壳体(9)形成的腔体中将氨气吸收;各降膜管(6)外壁上沿吸收液流动方向设置至少一组超声波振荡器(8);
超声波雾化器(10)外围设有与降膜管(6)连接的挡板(13),所述挡板(13)与所述降膜管(6)外壁之间形成容纳所述超声波雾化器(10)、顶部开口的杯形空间,所述挡板(13)的外壁面呈酒杯状弧线形,使得吸收液顺挡板(13)外壁面成膜状流到挡板(13)下部的降膜管(6)上,继续沿降膜管(6)向下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氨水降膜式吸收性能的氨水吸收制冷机用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3)呈环状结构,套设在所述降膜管(6)的外壁上,由卡箍(14)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氨水降膜式吸收性能的氨水吸收制冷机用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雾化器(10)呈环状结构,套设在所述降膜管(6)的外壁上,由卡箍(14)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氨水降膜式吸收性能的氨水吸收制冷机用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振荡器(8)呈环状结构,由卡箍(14)固定在所述降膜管(6)沿长度方向正中心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氨水降膜式吸收性能的氨水吸收制冷机用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9)侧面顶部设有稀溶液入口(11),底部设有浓溶液出口(5),所述壳体(9)侧面位于所述浓溶液出口(5)上部设有氨气入口(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升氨水降膜式吸收性能的氨水吸收制冷机用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9)内位于所述稀溶液入口(11)下部设有布液板(2),所述布液板(2)上设有多个供各降膜管(6)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与所述降膜管(6)外壁之间形成供吸收液的液膜流过的缝隙。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升氨水降膜式吸收性能的氨水吸收制冷机用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9)底部设有收集吸收氨气后的浓溶液的集液槽,所述集液槽与所述浓溶液出口(5)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氨水降膜式吸收性能的氨水吸收制冷机用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9)底面设有冷却水入口(3)、顶面对应设有冷却水出口(1);壳体(9)底部设有与所述冷却水入口(3)对应的冷却水分布槽(4),其出口端与各降膜管(6)的底部入口连通,壳体(9)顶部设有与所述冷却水出口(1)对应的集水槽(12),其入口端与各降膜管(6)的顶部出口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氨水降膜式吸收性能的氨水吸收制冷机用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雾化器(10)沿吸收液流动方向等间距设置,所述降膜管(6)在所述壳体(9)内均匀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683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