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临床诊断的复合质控品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316538.5 | 申请日: | 2020-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43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芮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佰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K19/00 | 分类号: | C07K19/00;C12N15/70;G01N33/531;G01N33/543;G01N33/68;G01N33/72;G01N33/74 |
| 代理公司: | 无锡苏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71 | 代理人: | 吴忠义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临床 诊断 复合 质控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铁蛋白纳米颗粒载体连接的多个诊断标志物特异性表位多肽分子的复合质控品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抗体检测及表位分析技术我们可以将绝大多数的诊断标志物蛋白的优势表位定位出来,然后通过连接酯链接到铁蛋白分子上,形成“Fer‑Linker‑Epitope Peptide”复合物,将合成的该复合物基因序列通过特定的载体转入原核大肠杆菌重组表达,这样含有多个诊断标志物优势表位多肽分子的复合抗原(质控品)就可以同时被多个诊断试剂检测出来。本发明的质控品检测效率高,成本低,稳定性极佳,可在2~8℃条件下长期稳定保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免疫诊断试剂的质控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临床诊断的复合质控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体外诊断试剂是指:可单独使用或与仪器、器具、设备或系统组合使用,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测、预后观察、健康状态评价以及遗传性疾病的预测过程中,用于对人体样本(各种体液、细胞、组织样本等)进行体外检测的试剂、试剂盒、校准品(物)、质控品(物)等。
质控品是体外诊断试剂的重要而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对体外诊断试剂进行质量控制。在实际的临床应用过程中,检验人员使用体外诊断试剂检测病人的样本(血清,尿液等),在此之前,需要对试剂进行质量验证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质控品是指经过一系列严格的量值溯源体系,有确定的靶值及允许的偏差范围的一类质量稳定的生物化学制品。体外诊断试剂在使用之前需要先测试配套的质控品,若结果显示在允许的偏差范围内则判定试剂质量合格,可用于检测病人样本并报告正确的结果;若结果显示超出了允许的偏差范围则判定试剂盒质量不合格,不可用于检测病人样本,否则会导致错误的诊断结果。
在免疫诊断试剂产品中,质控品通常是用抗原(靶蛋白)按照一定的流程配置的,并对其进行赋值和稳定性的验证。传统的质控品多为单一项目的质控品,且多使用靶蛋白分子序列全长作为配置质控品的原料,这样的制备方法效率低下,成本高,且通常稳定性较差(需要制成冻干品以提高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免疫诊断试剂的质控品为单一项目的质控品,制备效率低的缺陷,提供一种复合质控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铁蛋白纳米颗粒载体连接的多个诊断标志物特异性表位多肽分子的复合质控品及其制备方法,其基本原理如下:通过抗体检测及表位分析技术我们可以将绝大多数的诊断标志物蛋白的优势表位(一个表位通常是由5~7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定位出来,然后通过连接酯(Linker)链接到铁蛋白(Fer)分子上,形成“Fer-Linker-EpitopePeptide”复合物,并合成的该复合物基因序列通过特定的载体转入原核大肠杆菌重组表达,这样含有多个诊断标志物优势表位多肽分子的复合抗原(质控品)就可以同时被多个诊断试剂检测出来。
本发明的质控品检测效率高,成本低,稳定性极佳,可在2~8℃条件下长期稳定保存。
通常,这里的Linker是指GGG3(谷氨酸-谷氨酸-谷氨酸-丝氨酸),Peptide是指经过表位分析鉴定方法测出的一段5~7个氨基酸多肽,如PCT(降钙素原)蛋白序列如下,其序列如SEQ ID NO.12 所示:
APFRSALESSPADPATLSEDEARLLLAALVQDYVQ
鉴定的优势表位为:MKASEL。
该方法制备的复合质控品相比于传统的单一品种质控品有如下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佰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佰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65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