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室内定位的物联网同步控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316234.9 | 申请日: | 2020-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31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温文坤;李玮棠;王鑫;马凤鸣;唐瑞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技象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4/33 | 分类号: | H04W4/33;H04W56/00;H04W64/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泽方誉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84 | 代理人: | 陈照辉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室内 定位 联网 同步 控制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室内定位的物联网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室内三维地图,基于各固定安装位置的第一智能终端的定位信息确定第一智能终端在所述室内三维地图中的第一映射位置;
基于可移动位置的控制终端与所述第一智能终端之间的信号强度信息,实时获取所述控制终端在所述室内三维地图中的第二映射位置;
根据第二映射位置与链路传输参数的链路映射关系,实时更新所述第二映射位置对应的链路传输参数,并基于所述链路传输参数与所述控制终端进行通信;
响应于所述控制终端的同步控制请求,根据所述同步控制请求所指向的目标类型确定控制范围,基于所述第二映射位置和所述控制范围实时更新同步的目标终端,并根据所述同步控制请求对所述目标终端进行控制;
所述基于可移动位置的控制终端与所述第一智能终端之间的信号强度信息,实时获取所述控制终端在所述室内三维地图中的第二映射位置,包括:
实时接收可移动位置的控制终端发出的相对于各第一智能终端的信号强度信息;
对所述信号强度信息进行筛选,得到设定数量的信号强度信息;
根据筛选后的信号强度信息以及对应第一智能终端的第一定位信息,确定所述控制终端的第二定位信息;
基于所述第二定位信息确定所述控制终端在所述室内三维地图中的第二映射位置;
所述根据筛选后的信号强度信息以及对应第一智能终端的第一定位信息,确定所述控制终端的第二定位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信号强度信息计算所述控制终端到对应的所述第一智能终端的节点距离;
根据对应第一智能终端的所述第一定位信息和所述节点距离,计算所述第一智能终端对应所述节点距离的多线交点的交点坐标信息;
基于所述交点坐标信息和所述第一定位信息,计算所述第一智能终端对应所述多线交点的交点距离,并对所述节点距离进行修正,所述多线交点为每个所述第一智能终端以第一定位信息为原点,对应节点距离为半径做圆,三个圆的交点或相交区域中心;
基于对应第一智能终端的所述第一定位信息和修正后的所述节点距离,计算所述控制终端的第二定位信息;
所述设定数量的信号强度信息为3个信号强度信息,所述交点坐标信息基于以下公式获得:
其中,xa和ya、xb和yb、xc和yc分别为3个第一定位信息对应的横坐标和纵坐标,da1、db1、dc1分别为3个信号强度信息对应的节点距离,x1和y1分别为交点坐标信息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室内定位的物联网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节点距离进行修正,包括:
确定3个第一智能终端的距离修正系数,并基于以下公式修正节点距离:
其中,da2、db2和dc2为修正后的节点距离,αa1、αb1和αc1分别为3个第一智能终端的距离修正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室内定位的物联网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一智能终端的距离修正系数基于以下公式获得:
其中,la1、lb1和lc1分别为3个第一智能终端对应所述多线交点的交点距离,n为路径损耗指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室内定位的物联网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信号强度信息进行筛选,得到设定数量的信号强度信息,包括:
对信号强度信息进行排序,确定排序前预定数量的信号强度信息对应的楼层和/或区域,判断其中占比最大的楼层和/或区域,并选中楼层和/或区域占比最大的信号强度信息中,排名前三的3个信号强度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技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技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623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