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按压旋钮式存储盘快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15846.6 | 申请日: | 2020-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71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威;薛倩倩;薛程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11B33/04 | 分类号: | G11B33/04;G11B33/12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陈星 |
地址: | 471099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按压 旋钮 存储 盘快拆 结构 | ||
1.一种按压旋钮式存储盘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旋钮轴系、锁舌组件、固定组件和存储盘壳体;
所述存储盘壳体一端具有腔体结构,所述固定组件均固定安装在腔体结构内,在腔体结构的两侧面开有锁舌孔,锁舌孔位置与机箱上的锁舌槽位置对应,当按压旋钮式存储盘快拆结构插入机箱后,锁舌孔对准机箱上的锁舌槽;
所述腔体结构前端面开有供旋钮轴系穿过的通孔;所述旋钮轴系包括处于存储盘壳体外侧的旋钮以及处于腔体结构内的齿轮轴(4);通过旋钮实现旋钮轴系转动,进而带动齿轮轴(4)转动;
所述锁舌组件包括上齿条锁舌(6)与下齿条锁舌(7);上齿条锁舌(6)与下齿条锁舌(7)均处于所述腔体结构内,且上齿条锁舌(6)与下齿条锁舌(7)的舌端对应腔体结构两侧面的锁舌孔位置;上齿条锁舌(6)与下齿条锁舌(7)上均具有齿条,上齿条锁舌(6)与下齿条锁舌(7)通过齿条与齿轮轴(4)啮合,当齿轮轴(4)转动时,通过齿轮齿条传动,上齿条锁舌(6)与下齿条锁舌(7)同步向外或同步向内运动,且上齿条锁舌(6)与下齿条锁舌(7)伸出存储盘壳体的舌端长度一致,且能够与机箱上的锁舌槽配合锁定;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对齿轮轴(4)内端进行约束和固定的齿轮轴承(9)以及用于对上齿条锁舌(6)与下齿条锁舌(7)起导向作用的锁舌导轨(8);上齿条锁舌(6)与下齿条锁舌(7)在锁舌导轨(8)与所述腔体结构装配后形成的导轨内平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按压旋钮式存储盘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轴系还包括旋钮轴(2)和旋钮弹簧(3);所述旋钮轴(2)一端与旋钮(1)固定连接,另一端具有盲孔,且在盲孔边缘具有轴向开口键槽;齿轮轴(4)一端具有轴向的导向杆,旋钮弹簧(3)套在导向杆上并整体插入旋钮轴(2)一端的盲孔中;齿轮轴(4)侧壁上具有与旋钮轴(2)轴向开口键槽匹配的凸键,旋钮弹簧(3)自由状态的长度以及盲孔深度大于导向杆长度,齿轮轴(4)能够压缩旋钮弹簧(3),使齿轮轴(4)侧壁上的凸键伸入旋钮轴(2)盲孔边缘的轴向开口键槽内,使旋钮轴(2)能够带动齿轮轴(4)同步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按压旋钮式存储盘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旋钮轴(2)侧壁上设置了径向凸出的方形结构,而腔体结构前端面开设的供旋钮轴系穿过的通孔内侧具有相同尺寸的方形凹槽;旋钮轴系组装完成后,旋钮弹簧(3)处于压缩状态,旋钮弹簧(3)推动旋钮轴(2),使旋钮轴侧壁的方形结构嵌入腔体结构前端面方形凹槽中,旋钮(1)无法转动;当需要解锁时,按压旋钮(1),使旋钮轴侧壁的方形结构脱离腔体结构前端面方形凹槽,使旋钮轴(2)能够旋转,而且旋钮轴(2)与齿轮轴(4)通过键与键槽配合,旋钮轴(2)能够带动齿轮轴(4)转动,使上齿条锁舌(6)和下齿条锁舌(7)回缩解锁,解锁后,放松旋钮(1),在旋钮弹簧(3)作用下,旋钮轴(2)侧壁上的方形结构再次嵌入腔体结构前端面方形凹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按压旋钮式存储盘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上齿条锁舌(6)和/或下齿条锁舌(7)上安装有锁舌复位弹簧(5),锁舌复位弹簧(5)为拉伸弹簧,一端与某一个齿条锁舌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腔体结构内的某一固定件连接,拉伸弹簧的拉伸力能够使该齿条锁舌的舌端伸出对应的锁舌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按压旋钮式存储盘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根据存储盘壳体结构及其与上齿条锁舌(6)和下齿条锁舌(7)的相对位置,在上齿条锁舌(6)和下齿条锁舌(7)上均设计限位面,当舌端伸出存储盘足够长度时,限位面与壳体内侧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按压旋钮式存储盘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根据存储盘壳体结构及其与上齿条锁舌(6)和下齿条锁舌(7)的相对位置,在上齿条锁舌(6)和/或下齿条锁舌(7)上设置有挡条,并在所述腔体结构内的某一位置设置有挡块(10);当旋钮(1)旋转驱动锁舌舌端刚好收回壳体时,挡条与挡块(10)接触,使证旋钮(1)不会过度旋转,此时旋钮轴(2)方形结构恰好与存储盘壳体方形凹槽对正、再次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584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