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建筑单体装配结构及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15548.7 | 申请日: | 2020-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1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 发明(设计)人: | 周兆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兆弟 | 
| 主分类号: | E02D5/20 | 分类号: | E02D5/20;E02D29/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8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建筑 单体 装配 结构 地下 连续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建筑单体装配结构,用于相邻两个预制建筑单体的装配安装,包括导向限位结构,导向限位结构包括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其中一者设置在一作为定位基准的预制建筑单体的配合端一,另一者设置在与该预制建筑单体要形成装配的另一待装配的预制建筑单体的配合端二,两个预制建筑单体之间通过连接部一与连接部二配合安装,并形成抗拉配合,使得相邻预制建筑单体之间的装配间隙大致一致,以满足装配式建筑的安装精度需求。本发明能够有效控制预制建筑单体之间的装配间隙一致性,以满足装配式建筑的安装精度需求,由于相邻预制建筑单体之间具有拉固作用,因此结构强度及稳定性也大大提升,增强了抗倾斜、抗倾覆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装配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建筑单体装配结构及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浇建筑,采用在施工现场支模浇注混凝土,目前大多数的建筑物均是采用此种方法建筑而成,其存在材料浪费严重、垃圾量大、受天气影响大、劳动效率低下以及施工工期长等弊端。为推动建筑工业化发展,提出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是现代城市循环经济的利器,和传统建筑方式相比具有环保、快捷、耐久等优势,施工工期短、能耗低、抗震性能更强,更符合新形势下“绿色建筑”的要求。
装配式建筑模式大量的建筑部品由车间生产加工完成,然后运送至施工现场进行施工组装,但是在组装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倾斜等问题,造成前一预制单体后一预制单体之间的装配间隙不均匀,影响后续的工程施工,尤其是地下建筑,比如连续墙等,一旦相邻预制墙体之间出现安装倾斜的问题,不仅会影响后续的组装施工,整体的结构强度降低、稳定性变差,还会影响后续的防水处理,造成渗漏水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建筑单体装配结构。该预制建筑单体装配结构能够在装配的过程中使得两个预制建筑单体形成抗拉配合,使装配间隙大致一致,以满足装配式建筑的安装精度需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如上预制建筑单体装配结构进行安装的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预制建筑单体装配结构,用于相邻两个预制建筑单体的装配安装,包括导向限位结构,所述导向限位结构包括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所述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其中一者设置在一作为定位基准的预制建筑单体的配合端一,另一者设置在与该预制建筑单体要形成装配的另一待装配的预制建筑单体的配合端二,两个预制建筑单体之间通过连接部一与连接部二配合安装,并在两个预制建筑单体相互远离的方向上形成抗拉配合,使得相邻预制建筑单体之间的装配间隙大致一致,以满足装配式建筑的安装精度需求;
其中,连接部一和/或连接部二至少部分为刚性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一和/或连接部二沿着预制建筑单体的装配方向设置,在装配过程中形成配合,形成配合的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其中设置在作为定位基准的预制建筑单体上的一者静止,另一者相对运动,且装配过程中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之间在两个预制建筑单体相互远离的方向上形成抗拉抵触配合;
优选,需要形成装配的两个预制建筑单体至少通过两组形成配合的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进行配合安装,且至少两组形成配合的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形成垂直于装配方向和抗拉方向的防脱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一包括导向件,连接部二包括至少一抵接件,所述导向件和抵接件分别设置在需要形成装配的两个预制建筑单体的配合端,装配过程中所述抵接件与导向件形成抵触配合,并且抵接件能沿着导向件的延伸方向滑动;
优选,所述抵接件在与导向件形成抵触配合的一端设置有滚动体,所述抵接件通过滚动体与导向件形成滚动配合;
优选,所述导向件在预制建筑单体上沿着装配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件和抵接件固定安装在对应的预制建筑单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兆弟,未经周兆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55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