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场辅助活化烧结制备Mo-Cu合金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14911.3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0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冯可芹;周虹伶;刘艳芳;田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3/14 | 分类号: | B22F3/14;B22F9/04;C22C1/04;C22C2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207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辅助 活化 烧结 制备 mo cu 合金 方法 | ||
1.一种场辅助活化烧结制备Mo-Cu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将粒度为3~15μm的钼粉和粒度为1~15μm的铜粉以一定的质量百分比进行配料,然后将其放入高能行星式球磨机内进行湿磨、真空干燥以获得Mo-Cu混合粉末,再将Mo-Cu混合粉末在模具中压制成压坯,然后将压坯放置于烧结设备中,在真空度高于10-1Pa的条件下,对压坯直接通大电流进行急速加热,使压坯以一定的升温速率升温至750~900℃后在试样两端施加一定的压力并保温,最后断电冷却取出烧结体得到Mo-Cu合金;本发明Mo-Cu粉末压坯在电场、热场和力场这三种物理场的综合作用下进行活化烧结,从而在较低温度和较短时间内实现烧结致密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场辅助活化烧结制备Mo-Cu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烧结温度为750~9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场辅助活化烧结制备Mo-Cu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对压坯的烧结升温速度控制在10~75℃/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场辅助活化烧结制备Mo-Cu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施加的压力为5~20M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场辅助活化烧结制备Mo-Cu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烧结保温时间为3~1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491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