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沥青路面结构施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14646.9 | 申请日: | 2020-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21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卫星;孙成斌;张艳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3/04 | 分类号: | E01C3/04;E01C7/32;E01C1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路面 结构 施工工艺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沥青路面结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稳定基层铺设;S1,稳定基层铺设;S3,铺设沥青下面层;S4,铺设筋网;S5,铺设沥青上面层。本申请具有提高沥青面层与稳定基层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强了路面的连续性,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变形能力,限制沥青路面结构性破坏裂缝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道路工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沥青路面结构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沥青路面是指在矿质材料中掺入路用沥青材料铺筑的各种类型的路面。沥青结合料提高了铺路用粒料抵抗行车和自然因素对路面损害的能力,使路面平整少尘、不透水、经久耐用。因此,沥青路面是道路建设中一种被最广泛采用的高级路面。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是我国目前高等级公路和市政道路路面结构的主要型式。半刚性基层指的是用无机结合料稳定土铺筑的能结成板体并具有一定抗弯强度的基层,也就是采用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或土类材料铺筑的基层,其主要包括稳定基层以及铺设于稳定基层上侧的沥青面层,使用中发现,半刚性基层的主要缺陷是反射裂缝问题。
发明人认为沥青面层与稳定基层之间的层间连接处于半连续状态,施工过程中导致沥青下面层出现混合料推移、开裂和松散现象。道路投入使用后,在交通荷载作用下沥青层底部产生较大的拉应力,从而发生疲劳破坏。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沥青面层与稳定基层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强了路面的连续性,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变形能力,限制沥青路面结构性破坏裂缝,本申请提供一种沥青路面结构施工工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沥青路面结构施工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沥青路面结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稳定基层铺设,在路面铺设水泥稳定基层;
S2,铺设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连接钉以及玻纤丝网;
1、成型连接钉,连接钉包括尖头状的钉柱,所述钉柱的中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通槽,从而将钉柱分成两插接部,所述通槽的两侧均固接有能够相互抵接的挡凸,且两挡凸随插接部趋向相互远离方向掰动能够产生间隙;
2、玻纤丝网与连接钉连接,将多个连接钉均匀布设于玻纤丝网,使玻纤丝网对应连接钉的位置插设于连接钉的钉柱通槽内,并使玻纤丝网向上运动挤过连接钉通槽两侧的挡凸之间,使玻纤丝网位于连接钉通槽的挡凸上端,实现连接钉与玻纤丝网的固定;
3、将安装有连接钉的玻纤丝网铺设于水泥稳定基层上侧,并通过连接钉插设于水泥稳定基层内,使玻纤丝网固定于水泥稳定基层的上侧;
S3,铺设沥青下面层,在水泥稳定基层上侧铺设沥青下面层,使连接钉的钉柱上端和玻璃纤维丝位于沥青面层内,保证沥青下面层上侧高于钉柱的上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连接钉连接沥青面层与水泥稳定基层,提高了沥青下面层与水泥稳定基层界面的连接强度,显著减小沥青下面层底部拉应力,有效防治施工过程中下面层产生推移、开裂和松散现象,且采用的玻纤丝网进一步配合连接钉连接沥青面层与水泥稳定基层,由于玻纤丝网对沥青下面层具有加筋作用,增加了路面的抗剪切强度,进一步的减少了路面反射裂缝的发生。
可选的,一种沥青路面结构施工工艺还包括以下步骤:
S4,铺设筋网,在沥青下面层的上侧铺设柔性的筋网;
S5,铺设沥青上面层,在筋网的上侧铺设沥青上面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沥青路面内加铺筋网并形成整体结构,可以形成补强结构,达到分散载荷的目的,提高抗裂性能和抗冲击性,从而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可选的,所述筋网采用钢筋绳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蓝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46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插接方式的配网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