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鱿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14365.3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48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陆化杰;宁欣;李沁;王洪浩;陈子越;陈新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83/00 | 分类号: | A01K8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汪利胜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鱿钓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鱿钓装置诱捕效果不佳,捕获范围小的不足。该发明包括定位球,定位球外壁上转动套装下套环,下套环上均布连接若干根连接臂,连接臂上设有上延伸臂、下延伸臂;定位球上连接气管,定位球下端连接有连接头、安装座,安装座和连接头之间形成充气腔,安装座内设有送气道,送气道、充气腔均与气管连通,送气道内安装转动叶片,充气腔内安装转盘,叶片与转盘连接,转盘上设有通气槽、排气槽、环槽,排气槽和环槽连通,充气腔内壁上设有和环槽连通的排气孔;安装座上和上延伸臂一一对应设有若干个充气孔;上延伸臂上安装浮动气囊,充气孔和浮动气囊之间连通充气软管;下延伸臂上连接鱿鱼钓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垂钓装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鱿钓装置。
背景技术
鱿鱼,营养价值很高,是一种名贵的海产品,常活动于浅海中上层,垂直移动范围达百余米。鱿鱼身体细长,呈长锥形,以磷虾、沙丁鱼、银汉鱼、小公鱼等为食,本身又是凶猛鱼类的猎食对象。鱿鱼的捕捞很多时候采用鱿钓的方式进行,但是目前使用的很多鱿钓装置诱捕效果不佳,鱿钓装置入水后只能随水流漂动,捕获范围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的鱿钓装置诱捕效果不佳,捕获范围小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鱿钓装置,它的诱捕效果好,捕获范围大,鱿鱼捕获效率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鱿钓装置,包括定位球、上套环、下套环,上套环和下套环均转动套装在定位球外壁上,上套环和下套环紧固连接,下套环上均布连接若干根连接臂,连接臂上设有上延伸臂、下延伸臂;定位球上端连接气管,气管连接气泵,定位球下端连接有连接头,定位球上设有第一气道、第二气道,第一气道、第二气道均与气管连通,连接头紧密连接安装座,安装座和连接头之间形成充气腔,安装座内设有送气道,第一气道与送气道连通,第二气道与充气腔连通,送气道内安装转轴,转轴上安装由气流带动转动的转动叶片,充气腔内安装转盘,转轴与转盘连接,转盘上设有上下贯通的通气槽,转盘外壁上设有环槽,转盘下表面上设有排气槽,排气槽和环槽连通,充气腔内壁上设有和环槽连通的排气孔;安装座上和上延伸臂一一对应设有若干个充气孔,随转盘的转动通气槽、排气槽均可滑过充气孔位置;上延伸臂上安装浮动气囊,充气孔和浮动气囊之间连通充气软管;下延伸臂上连接鱿鱼钓钩。
鱿钓装置使用时,鱿鱼钓钩上装上饵料,将定位球置于水中,气泵置于岸上,通过气管拉着定位球,可在气管上安装浮体,浮体浮在水面上。定位球下沉到位后,启动气泵,通过气管向第一气道、第二气道充气,进入送气道内的气流带动转动叶片转动,从而使转盘转动,随转盘的转动通气槽、排气槽均可滑过充气孔位置,当通气槽移动到充气孔位置时充气腔内的气体通过充气软管输送到浮动气囊内,浮动气囊向外鼓出,使与该浮动气囊连接的上延伸臂向上浮动。当排气槽移动到充气孔位置时,浮动气囊内的气流通过排气槽、环槽、排气孔向外排出,浮动气囊恢复到初始状态,上延伸臂向下移动。由于转盘是转动的,在转盘转动的过程中通气槽、排气槽依次经过一周充气孔,使若干上延伸臂沿着周向依次上浮和下降,从而使下套环绕定位球在一定角度范围内不断上下转动,从而使鱿鱼钓钩能够随连接臂移动,大大增加了捕获范围,而且鱿鱼钓钩始终处于移动状态,诱捕效果好,捕获效率高。
作为优选,下延伸臂上铰接有连接管,连接管内安装转动柱,转动柱上安装由气流带动转动的驱动叶片,连接管上设有朝上设置的上气孔和朝下设置的下气孔,转动柱外壁上设有出气槽,转动柱上设有通孔,随转动柱的转动出气槽可滑过上气孔和下气孔,安装座上设有通气腔,连接管和通气腔之间连通送气软管;鱿鱼钓钩安装在连接管上。
送气道内的气流经过通气腔、送气软管输送到连接管内,气流带动转动柱上的驱动叶片转动,从而使转动柱转动,随转动柱的转动出气槽可滑过上气孔和下气孔,当出气槽滑到上气孔位置时,上气孔向外排出气流,从而推动连接管向下转动;当出气槽滑到下气孔位置时,下气孔向外排出气流,从而推动连接管向上转动;通过气流在上气孔和下气孔的切换,实现连接管的上下转动,进而带动鱿鱼钓钩上下移动,扩大捕获范围,增加诱捕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43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面钝化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深海采矿用多级混输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