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添加海藻糖酶来提高小疣刺参幼体成活率和附着率的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14181.7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82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任春华;程楚杭;吴菲菲;李小敏;江晓;陈廷;胡超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30 | 分类号: | A01K61/30;A23K50/80;A23K20/189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陈洁娣;刘明星 |
地址: | 51145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添加 海藻 糖酶来 提高 刺参 幼体 成活率 附着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添加海藻糖酶来提高小疣刺参幼体成活率和附着率的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是从小疣刺参发育成大耳幼体初期开始将一定剂量的海藻糖酶添加到小疣刺参幼体饵料中,相较于未添加海藻糖酶的对照组,本发明试验组小疣刺参浮游幼体成活率提高了36.44%,小疣刺参幼体附着率提高了3.7倍,显著提高了小疣刺参幼体的成活率和附着率,从而解决了小疣刺参人工育苗过程中幼体死亡率高的瓶颈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水养殖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添加海藻糖酶来提高小疣刺参幼体成活率和附着率的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小疣刺参俗称“黄肉参”,因其营养价值高和口感好,使其成为我国热带海参中具有代表性的高经济价值种类。
小疣刺参的人工育苗近几年获得初步成功,小疣刺参的发育主要经历了囊胚、原肠胚、小耳幼体、大耳幼体、樽形幼体、五触手幼体和稚参等发育阶段。我们前期的研究表明,小疣刺参从大耳幼体(浮游幼体)变态到樽形幼体(浮游幼体)以及从樽形幼体变态到五触手幼体(附着幼体)的死亡率极高,仅有2-3%的浮游幼体可成功变态到五触手幼体并成功附着。因此,如何提高小疣刺参幼体的成活率和附着率成为小疣刺参人工育苗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海藻糖酶是葡萄糖苷酶的一种,对海藻糖有特异作用,能将一分子海藻糖催化水解成两分子葡萄糖,在动物肠道里由海藻糖酶水解海藻糖生成的葡萄糖可能作为能源被动物体吸收利用。目前没有关于使用海藻糖酶提高小疣刺参幼体的成活率和附着率的相关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小疣刺参幼体成活率和附着率的方法,该方法是从小疣刺参发育成大耳幼体初期开始将一定剂量的海藻糖酶添加到小疣刺参幼体饵料中,以提高小疣刺参幼体的成活率和附着率,从而解决小疣刺参人工育苗过程中幼体死亡率高的瓶颈问题。
本发明通过实验证明,添加终浓度为4.2U/L的海藻糖酶的小疣刺参浮游幼体成活率(81.44%),显著高于未添加海藻糖酶的对照组(成活率为45%),其成活率比对照组提高了36.44%。
添加终浓度为4.2U/L的海藻糖酶的小疣刺参幼体附着率(11.56%)显著高于未添加海藻糖酶的对照组(附着率为2.48%)以及添加其他浓度海藻糖酶的实验组,其附着率比对照组提高了3.7倍。
因此,优选的,所述的海藻糖酶添加的终浓度为0.42U/L~8.4U/L。
优选的,所述的提高小疣刺参幼体成活率和附着率的方法,是从小疣刺参发育成大耳幼体初期开始,前10天在养殖水体中添加终浓度为0.42~8.4U/L的海藻糖酶,后10天添加终浓度为0.84~8.4U/L的海藻糖酶用以提高小疣刺参幼体的成活率和附着率。
更优选的,所述的提高小疣刺参幼体成活率和附着率的方法,是从小疣刺参发育成大耳幼体初期开始,在养殖水体中添加终浓度为4.2U/L的海藻糖酶用以提高小疣刺参幼体的成活率和附着率。
优选的,所述的饵料包含藻粉、酵母和稚参饲料。
优选的,所述的藻粉包含小球藻粉、鼠尾藻粉和马尾藻粉。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海藻糖酶在制备提高小疣刺参幼体成活率和附着率的制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小疣刺参幼体成活率和附着率的制剂,该制剂含有海藻糖酶。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添加海藻糖酶来提高小疣刺参幼体成活率和附着率的方法。该方法是从小疣刺参发育成大耳幼体初期开始将一定剂量的海藻糖酶添加到小疣刺参幼体饵料中,相较于未添加海藻糖酶的对照组,本发明实验组小疣刺参浮游幼体成活率提高了36.44%,小疣刺参幼体附着率提高了3.7倍,显著提高了小疣刺参幼体的成活率和附着率,从而解决了小疣刺参人工育苗过程中幼体死亡率高的瓶颈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41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渣固体废弃物节能环保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利管道搬运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