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用密封胶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13632.5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56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邹明选;吴海涛;许瑞环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建高分子材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83/07 | 分类号: | C08L83/07;C08L83/04;C08K13/04;C08K7/14;C08K3/34;C08K3/22;C08K3/38;C08K3/32;C08K7/28;B29C35/02;B29C48/00;B29L31/26 |
代理公司: | 上海浙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45 | 代理人: | 杨小双 |
地址: | 2016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密封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用密封胶条及其制备方法,建筑用密封胶条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组成:甲基乙烯基硅橡胶30‑40份;增塑剂1‑5份;玻纤2‑5份;低密度填料10‑25份;硼酸锌3‑10份;氢氧化铝15‑30份;PN阻燃剂10‑20份;硫化剂0.5‑2.5份;所述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的分子量为10万‑100万;所述增塑剂为端羟基硅油,其中,所述端羟基硅油的粘度为10‑1000。本发明的密封胶条中玻璃纤维的使用可以有效提高高填充下的抗撕裂性和阻尼系数;本发明中硼酸锌搭配氢氧化铝和PN阻燃剂,能够有效降低烟密度,同时由于无迁移也不被水浸出而提供长效防霉性;低密度珍珠岩微粉的使用有效降低密度,提高隔音减震(阻尼系数)的效果,同时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封胶条及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建筑用密封胶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建筑密封条中主要有PVC、天然橡胶、EPDM(三元乙丙橡胶)和硅胶等几个品种,其中PVC和天然橡胶密封条耐热老化差、容易龟裂,尤其PVC老化过程会释放出有害气体氯化氢,PVC和天然橡胶密封条价格低、占据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应用市场;EPDM(三元乙丙橡胶)常使用硫磺硫化,导致耗能高且有较大气味,而且存在追随性差和耐老化性能较差等问题,但总体性价比高,得到大量应用。硅胶密封条耐候性能相对最优,但由于价格高通常仅仅用在高档写字楼和家庭装修中。
近年来建筑公共安全越来越受重视,对耐候性、阻燃性和烟密度要求越来越高。综合性能优异,性价比高的硅胶密封条获得重要市场契机。现有硅胶密封条技术不乏报道,如CN109401332A涉及一种高温硫化硅橡胶密封条,采用铂金催化硅氢加成硫化,阻燃为非膨胀体系。CN102010599B公开一种膨胀型阻燃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使用炭化剂、炭化促进剂和膨胀剂和双二五硫化剂,没有抑烟措施。CN101787846B公开一种建筑门窗用阻燃型高温硫化硅橡胶胶条及其制备方法,阻燃剂为Al(OH)3非膨胀型,并且是高填充高密度,但是抗撕差。而且,现有的阻燃硅胶密封条为了达到高阻燃等级,被迫填充大量(50wt%)的无机阻燃剂,机械性能显著降低,尤其撕裂性较差,使用中一旦被撕开一个裂口,裂口很容易发展而破裂;现有的密封条的阻燃剂通常选用Al(OH)3/Mg(OH)2配合膨胀性P/N体系,燃烧时烟密度高(DS4200);现有的密封条隔音减震性能不够,阻尼系数相对较低(低于0.1);现有的硅胶密封条通常不防霉,即使添加防霉剂,防霉剂在使用过程防霉剂迁移溢出,防霉性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建筑用密封胶条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建筑用密封胶条,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组成: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30-40份;
增塑剂1-5份;
玻纤2-5份;
低密度填料10-25份;
硼酸锌3-10份;
氢氧化铝15-30份;
PN阻燃剂10-20份;
硫化剂0.5-2.5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的分子量为10万-100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增塑剂为端羟基硅油,其中,
所述端羟基硅油的粘度为10-100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玻纤的直径为1μm-10μm,其中,所述玻纤的长度为1mm-6m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低密度填料包括空心玻璃微珠或珍珠岩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建高分子材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科建高分子材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36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