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氯离子浓度监测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寿命预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312564.0 | 申请日: | 2020-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92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 发明(设计)人: | 方翔;王康臣;范志宏;宋神友;崖岗;张东方;陈昊翔;熊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
| 主分类号: | G06Q10/04 | 分类号: | G06Q10/04;G06F17/18;G06F30/20;G06F119/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刘菁菁 |
| 地址: | 51023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氯离子 浓度 监测 钢筋混凝土 构件 寿命 预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氯离子浓度监测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埋设在被测钢筋混凝土构件内预设埋设深度的氯离子浓度传感器在不同监测时间监测得到的氯离子浓度,得到氯离子浓度时间序列数据;
基于得到的氯离子浓度时间序列数据,利用菲克第二定律计算出被测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临界使用年限;
获取被测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已使用年限,基于得到的临界使用年限和已使用年限,得到被测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剩余使用年限;
其中,利用菲克第二定律计算出被测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临界使用年限的计算过程如下:
(1)若不考虑氯离子扩散系数随时间变化时,则利用氯离子浓度时间序列数据对回归模型进行非线性拟合,计算得到表面氯离子浓度、初始氯离子浓度和氯离子扩散系数,其中,t为回归变量,表示时间,以混凝土浇筑时间为零点,x0为氯离子浓度传感器在被测钢筋混凝土构件中埋设深度,C为响应变量,表示t时,x0处的氯离子浓度,Cs为表面氯离子浓度,C0为初始氯离子浓度,D为氯离子扩散系数,erf为误差函数;
若考虑氯离子扩散系数随时间变化时,则利用氯离子浓度时间序列数据对回归模型进行非线性拟合,再根据最终计算得到表面氯离子浓度、初始氯离子浓度和氯离子扩散系数,其中,ti为第i个获取被测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氯离子浓度的监测时间,m为氯离子扩散系数衰减值,Di为0~ti时间段内,氯离子的平均扩散系数;
(2)基于计算得到的表面氯离子浓度、初始氯离子浓度和氯离子扩散系数,根据公式计算得到被测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临界使用年限,其中,h为被测钢筋混凝土构件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Cct为临界氯离子浓度,erf-1为误差函数的反函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氯离子浓度监测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利用菲克第二定律计算出被测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临界使用年限的计算过程的步骤(1)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是否需要考虑氯离子扩散系数随时间变化:
若多个监测时间中的最后一个监测时间小于10年,则需要考虑氯离子扩散系数随时间变化;
若多个监测时间中的第一个监测时间大于10年,则不需要考虑氯离子扩散系数随时间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氯离子浓度监测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利用菲克第二定律计算出被测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临界使用年限的计算过程的步骤(1)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数据取舍及判断是否需要考虑氯离子扩散系数随时间变化:
判断多个监测时间中大于10年的监测时间的数量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计算数量值;
若多个监测时间中大于10年的监测时间的数量大于预设的第一计算数量值,则将氯离子浓度时间序列数据中监测时间小于10年的数据剔除,且不需要考虑氯离子扩散系数随时间变化;
若多个监测时间中大于10年的监测时间的数量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一计算数量值,则判断多个监测时间中小于10年的监测时间的数量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二计算数量值;
若多个监测时间中小于10年的监测时间的数量大于预设的第二计算数量值,则将氯离子浓度时间序列数据中监测时间大于10年的数据剔除,且需要考虑氯离子扩散系数随时间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氯离子浓度监测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利用菲克第二定律计算出被测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临界使用年限的计算过程的步骤(1)中,回归模型的推导过程如下:
氯离子扩散系数随时间变化下的氯离子渗透规律为:
氯离子瞬时扩散系数与氯离子平均扩散系数的关系为:
氯离子平均扩散系数与时间的关系为:
其中τ为时间,以混凝土浇筑时间为零点,D(τ)为τ时刻的氯离子瞬时扩散系数,Dav(t)为0~t时间段内,氯离子平均扩散系数;
由公式(1)、(2)和(3)简化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未经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256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