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氨逃逸监测的SCR喷氨控制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12204.0 | 申请日: | 2020-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9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龙;李钊;安欣;付龙龙;张开鹏;杨光锐;何未雨;王邦行;段传洋;赵志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90 | 分类号: | B01D53/90;B01D53/56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朱海临 |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逃逸 监测 scr 控制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氨逃逸监测的SCR喷氨控制系统及方法,通过在线监测氨逃逸的方法优化各喷氨分区的喷氨量,直观可靠,提高烟气与氨气混合均匀性,提高脱硝效率,降低脱硝系统氨耗量,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本发明采用网格化喷射装置,实现喷氨的自动精准控制,根据机组负荷、烟气量、NOx分布等参数实时调整各喷氨分区喷氨量,提高喷氨准确性、有效性,适应不同负荷、不同工况的要求。本发明根据SCR出口氨逃逸和NOx浓度判断脱硝催化剂的性能,当某一喷氨分区SCR出口氨逃逸大且NOx浓度高则此喷氨分区脱硝催化剂性能下降,应对催化剂性能开展检测并更换或再生催化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烟气脱硝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氨逃逸监测的SCR喷氨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燃煤电厂排放的NOx约占煤燃烧排放NOx的40%以上,是造成酸雨、温室效应和雾霾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脱硝效率高,无二次污染,技术成熟,被广泛运用于大型燃煤机组。
由于SCR反应器出口在线连续监测系统(CEMS)单测点方式代表性较差、催化剂性能下降,喷氨调整不当等原因,导致脱硝出口NOx质量浓度分布均匀性较差,脱硝出口氨逃逸大。脱硝系统逃逸的氨与烟气中的SO3和H2O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铵和硫酸氢铵,硫酸铵在450℃以下为固体粉末状,对锅炉尾部设备影响较小,硫酸氢铵在146℃-207℃之间呈液态,极具腐蚀性和黏结性,不断捕捉飞灰颗粒造成锅炉下游设备(空气预热器、除尘器、低温省煤器、引风机等)腐蚀、堵塞,影响机组带负荷能力。
传统喷氨方式下,喷氨调节支管阀门为手动阀,通过定期手动调整喷氨格栅支管阀门优化氨氮匹配,降低氨耗量,降低脱硝系统氨逃逸。但由于调节阀为手动阀,故这种优化也只是针对特定负荷的运行工况,调整后,喷氨支管阀门开度固定不变,并不能满足负荷、工况变化后的喷氨需求,因此,喷氨优化效果有限。
为降低脱硝系统氨逃逸,提高喷氨的有效性,降低脱硝系统氨耗量,实现喷氨自动控制适应不同负荷、不同工况的要求,目前亟待一种基于氨逃逸监测的SCR喷氨控制系统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氨逃逸监测的SCR喷氨控制系统及方法,通过在线监测氨逃逸的方法优化各喷氨分区的喷氨量,提高烟气与氨气混合均匀性,提高脱硝效率,降低脱硝系统氨逃逸,减少氨逃逸对下游设备(空气预热器、除尘器、低温省煤器、引风机等)的不利影响,降低运行维护成本,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基于氨逃逸监测的SCR喷氨控制系统,包括:
SCR入口烟气测量装置,所述SCR入口烟气测量装置设置于脱硝装置的入口处,SCR入口烟气测量装置与PID控制器电连接;
SCR入口NOx测量装置,所述SCR入口NOx测量装置设置于脱硝装置的入口处,SCR入口NOx测量装置与PID控制器电连接;
SCR出口氨逃逸测量装置,所述SCR出口氨逃逸测量装置设置于脱硝装置的出口处,SCR出口氨逃逸测量装置与PID控制器电连接;
SCR出口NOx测量装置,所述SCR出口NOx测量装置设置于脱硝装置的出口处,SCR出口NOx测量装置与PID控制器电连接;
PID控制器,所述PID控制器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计算出喷氨量,控制喷氨装置向脱硝装置中喷氨。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22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