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节能环保润滑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11013.2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1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友海;张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海之华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21/00 | 分类号: | C10M121/00;C10M169/00;C10M177/00;C10N50/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3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节能 环保 润滑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机械润滑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新型节能环保润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割取取去蜂蜜后的蜂巢,将割取的蜂巢放入水锅中进行加热熔化,然后进行除去上层茧衣、蜂尸、泡沫等杂质;对蜂蜡进行干燥处理,然后在蜂蜡中加入硼酸盐和氯化钠,然后进行恒温搅拌处理;然后加入蓖麻油酸和硼酸,然后进行混合加热搅拌处理,然后再在上述得到的混合溶液中继续加入五氧化二磷进行反应搅拌处理,最后加入添加剂,最后对搅拌之后润滑脂进行脱水处理,本发明中,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进行生产的润滑脂,不仅是使用环保的材质,具有较好的环保效果,而且采用特殊的工艺降低了生产时对能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具有较好的节能减排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润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节能环保润滑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润滑脂是稠厚的油脂状半固体,用于机械的摩擦部分,起润滑和密封作用。也用于金属表面,起填充空隙和防锈作用,主要由矿物油和稠化剂调制而成,随着人们的环境危机意识日益增强,人们普遍认识到现有的大量矿物基润滑油脂在生产、使用和排放过程中由于渗透、泄漏、溢出和处理不当,而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从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环保型润滑油脂将逐步取代现有的矿物基润滑油脂;而有的一些环保型润滑油脂在实际使用时,需要较高的温度进行加工,从而加大了能量的消耗,而且在实际生产时,会产生较多的废弃物,不利于进行环保处理等,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新型节能环保润滑脂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节能环保润滑脂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节能环保润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蜂蜡预处理:首先对割取取去蜂蜜后的蜂巢,然后将割取的蜂巢放入水锅中进行加热熔化,然后进行除去上层茧衣、蜂尸、泡沫等杂质,然后趁热进行过滤过滤处理,然后放冷,蜂蜡即凝结成块,然后备用;
步骤二:初级润滑脂:然后对步骤一中得到的蜂蜡进行干燥处理,然后对蜂蜡进行加热熔化处理,然后在蜂蜡中加入硼酸盐和氯化钠,然后进行恒温搅拌处理,搅拌的时长为2小时,然后得到初级润滑脂;
步骤三:润滑脂再加工:在步骤二中得到的初级润滑脂中加入蓖麻油酸和硼酸,然后进行混合加热搅拌处理,然后再在上述得到的混合溶液中继续加入五氧化二磷进行反应搅拌处理,然后对收集到的液体进行备用;
步骤四:润滑脂成型:在步骤三中得到的润滑脂加入添加剂,并进行搅拌处理,最后对搅拌之后润滑脂进行脱水处理。
优选的,步骤一水锅内的水源温度为恒温设置,且水锅内水源的温度为80-90摄氏度。
优选的,步骤二中蜂蜡、硼酸盐和氯化钠的重量份配比为蜂蜡80-100重量份、硼酸盐4-6重量份和氯化钠0.5-0.7重量份。
优选的,步骤三中初级润滑脂、蓖麻油酸、硼酸和五氧化二磷的重量份配比为初级润滑脂30重量份、蓖麻油酸30重量份、硼酸5重量份、五氧化二磷6重量份。
优选的,步骤三中在加入蓖麻油酸和硼酸反应时,反映的温度为60-80摄氏度,反应的时长为2-3小时,在加入五氧化二磷后,反应为的温度为100-120摄氏度,反应的时长为3-5小时。
优选的,步骤四中的添加剂包括含抗氧剂、极压抗磨剂和防锈剂,其中润滑脂、抗氧剂、极压抗磨剂和防锈剂的重量份配比为润滑脂80重量份、抗氧剂1重量份、挤压抗磨剂8重量份、防锈剂2重量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进行生产的润滑脂,不仅是使用环保的材质,具有较好的环保效果,而且采用特殊的工艺降低了生产时对能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具有较好的节能减排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海之华化工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海之华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10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