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多模式通信的心内科无引线心脏起搏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10278.0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2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韩燕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燕珍 |
主分类号: | A61N1/365 | 分类号: | A61N1/365;A61N1/372;G08C17/02;H04W56/00;H04W76/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模式 通信 内科 引线 心脏 起搏器 | ||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多模式通信的心内科无引线心脏起搏器,针对现有的心脏起搏器多通过引线进行传导,同时不具有同步辅助治疗的装置,不能提高起搏效果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心脏起搏器,心脏起搏器上无线连接有移动终端模块,移动终端模块上设置有显示器,移动终端模块上无线连接有同步辅助模块,同步辅助模块上连接有同步辅助结构,心脏起搏器包括合金壳,合金壳内设置有电源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控制模块、检测反馈模块和脉冲发生模块。本发明操作方便,可以实现无线传导控制,对患者的心脏进行震动按压与心脏起搏器内部形成共振,能提高起搏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多模式通信的心内科无引线心脏起搏器。
背景技术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于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通过脉冲发生器发放由电池提供能量的电脉冲,通过导线电极的传导,刺激电极所接触的心肌,使心脏激动和收缩,从而达到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的目的。
现有的心脏起搏器多通过引线进行传导,同时不具有同步辅助治疗的装置,不能提高起搏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心脏起搏器多通过引线进行传导,同时不具有同步辅助治疗的装置,不能提高起搏效果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多模式通信的心内科无引线心脏起搏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多模式通信的心内科无引线心脏起搏器,包括心脏起搏器,心脏起搏器上无线连接有移动终端模块,移动终端模块上设置有显示器,移动终端模块上无线连接有同步辅助模块,同步辅助模块上连接有同步辅助结构,同步辅助模块和同步辅助结构上连接有同一个直流电源,心脏起搏器包括合金壳,合金壳内设置有电源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控制模块、检测反馈模块和脉冲发生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与移动终端模块无线连接,无线通信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控制模块与检测反馈模块连接,检测反馈模块与脉冲发生模块连接,无线通信模块、控制模块、检测反馈模块和脉冲发生模块均与电源模块连接,脉冲发生模块为脉冲发生器,同步辅助结构包括外壳,外壳的一侧开设有通孔,外壳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两个支撑结构,两个支撑结构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震动板,震动板上连接有棉垫,棉垫与通孔活动连接,直流电源和同步辅助模块设置在外壳内,同步辅助模块包括信号传输模块、信号放大器和IC。
优选的,所述直流电源包括正极和负极,正极和负极上连接有同一个导线,导线的外侧缠绕有两个电磁铁,导线上连接有第一电阻R1和电磁开关K,信号传输模块、信号放大器和IC与两个电磁铁并联,且信号传输模块、信号放大器和IC上连接有第二电阻R2。
优选的,所述震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磁铁块,两个电磁铁均固定设置在外壳的一侧内壁上,两个磁铁块分别与两个电磁铁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杆和伸缩杆,支撑杆固定连接在外壳的一侧内壁上,支撑杆的一侧开设有支撑槽,伸缩杆与支撑槽滑动连接,伸缩杆的一端与震动板的一侧固定安装。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滑动安装有限位块,限位块与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安装。
优选的,所述震动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个震荡弹簧,多个震荡弹簧的另一端均与外壳的一侧内壁固定安装。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外侧对称固定设置有两个弹力带,两个弹力带上分别设置有勾面魔术贴和毛面魔术贴,勾面魔术贴与毛面魔术贴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空腔,直流电源和同步辅助模块均设置在空腔内,直流电源可以充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通过两个弹力带将外壳设置在患者的胸前心脏位置,通过勾面魔术贴与毛面魔术贴将外壳固定,使得棉垫与患者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燕珍,未经韩燕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02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