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折叠桌的釉面玻璃书写板及其成型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10046.5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12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邬德华;邬春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新曙光安全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B3/087 | 分类号: | A47B3/087;A47B13/02;A47B1/05;A47B13/00;A47B13/08;C03C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2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 釉面 玻璃 书写 及其 成型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折叠桌的釉面玻璃书写板及其成型工艺,属于书写板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桌板、支腿和书写板,桌板水平放置,桌板包括主板和副板,主板和副板相互靠近的侧边均固定设置有第一挡条,第一挡条相互铰接,副板远离第一挡条的侧壁固定设置有第二挡条,书写板内嵌固定在主板顶部,第一挡条相互铰接供副板顶面和主板顶面相互靠近,且第二挡条端部与主板顶面抵接,同时副板顶面和书写板顶面之间留有间隔且相互平行,副板底面开设有收纳槽,支腿铰接设置在收纳槽内,本发明具有易于搬运且搬运时保护书写板不受磕损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书写板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折叠桌的釉面玻璃书写板及其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书写板广泛应用于教育行业、绘画行业,以及学生个人用品,书写板具有投影和无尘书写功能,多次擦拭书写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书写板使用方式多种多样,有手持式、固定在桌面的形式。
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103263151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带书写板的课桌,在课桌表面设置一块与课桌表面一样大小的书写板。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可以随时在课桌表面上进行绘画、演算和记录,清除方便,制作简单,使用方便。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装置不便于搬运,且书写板裸露在外,运输过程中易造成书写板磕损,影响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带折叠桌的釉面玻璃书写板,达到易于搬运且搬运时保护书写板不受磕损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之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带折叠桌的釉面玻璃书写板,包括桌板、支腿和书写板,桌板水平放置,所述桌板包括主板和副板,主板和副板相互靠近的侧边均固定设置有第一挡条,第一挡条相互铰接,副板远离第一挡条的侧壁固定设置有第二挡条,书写板内嵌固定在主板顶部,第一挡条相互铰接供副板顶面和主板顶面相互靠近,且第二挡条端部与主板顶面抵接,同时副板顶面和书写板顶面之间留有间隔且相互平行,副板底面开设有收纳槽,支腿铰接设置在收纳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板和副板组成完整的桌板,主板和副板通过第二挡条的相互铰接,从而实现主板顶面与副板顶面的相互靠近,完成桌板的折叠程序,同时在桌板完全展开的状态下,第一挡条的存在使书写板与副板之间产生隔断,在副板上放置液体,液体不慎洒落后,液体无法流淌到书写板上,保证了书写板的正常使用;书写板内嵌在主板顶部,且主板和副板折叠后,由于第二挡条的存在,使副板顶面和书写板顶面之间留有间隔,在本装置搬运时,副板顶面无法与书写板顶面产生摩擦,保证了本装置搬运时书写板不受磨损,书写板内嵌的固定方式,使书写板周向侧壁均受到主板的保护,再次保证了本装置搬运时书写板不受磨损的效果;收纳槽的开设为支腿的收纳提供了空间,本装置搬运时,支腿的收纳保证了本装置搬运的便利性;综上所述本装置达到了易于搬运且搬运时保护书写板不受磕损的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书写板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玻璃层和缓冲层,玻璃层和缓冲层一体成型,缓冲层与主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玻璃层上书写,书写后的痕迹便于擦拭,为使用者的工作或学习提供了便利,使用者伏案在玻璃层上时,缓冲层为玻璃层提供缓冲,对压力起到缓冲作用,保证书写板能承受住使用者的按压;综上所述,书写板的设置提升了使用者的使用舒适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挡条上固定设置有橡胶垫,橡胶垫位于第二挡条与主板顶面抵接的端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的设置,避免了第二挡条与主板顶面的直接刚性接触,在主板和副板相互靠近折叠和,橡胶垫起到了缓冲作用,延长了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新曙光安全玻璃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新曙光安全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00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