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垃圾处理系统、识别方法及处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09931.1 | 申请日: | 2020-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9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袁娜;董翠英;马壮;张晶震;王梦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4;B65F7/00;B65F1/12;B65F1/0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国海智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89 | 代理人: | 刘军锋 |
| 地址: | 0630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垃圾处理 系统 识别 方法 处理 | ||
本发明公开涉及一种智能垃圾处理系统、识别方法及处理方法,该系统包括:控制器、垃圾分类箱、旋转设备、摄像头和语音识别模块;该旋转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分支机构,每个分支机构的一端固定一个垃圾分类箱;摄像头和语音识别模块分别固定在旋转设备的上方;每个垃圾分类箱包括外壳和内箱体,外壳和内箱体之间设置有升降平台;该旋转设备上设置有伸缩机构;该旋转设备、摄像头、语音识别模块、升降平台和伸缩机构分别与该控制器通信连接。能够通过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相结合的方式,对待投掷垃圾的类型进行确认,提高了垃圾分类处理的准确性,以及通过伸缩机构和升降平台在垃圾堆积较满时进行压缩和倾倒,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垃圾处理的自动化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涉及智能垃圾桶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垃圾处理系统、识别方法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人民从对温饱问题的关注转移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目前,我国也正式推进了从源头治理的治理模式,各个城市都在施行垃圾分类的实施方案。目前,市面上使用的垃圾桶或垃圾箱多为用户手动开盖或者脚踏式开盖的结构,并通过不同的颜色区分有害垃圾的垃圾桶、可回收垃圾的垃圾桶、厨余垃圾的垃圾桶和其他垃圾的垃圾桶。但是,由于人们的垃圾分类意识薄弱,对于垃圾到底该分到哪一类不是很清楚,无法确保所投放的垃圾是否正确,给用户造成了不便,实用性较差。而且垃圾桶自身没有消毒杀菌等功能,导致病菌滋生昆虫乱爬,增加了对垃圾桶内的垃圾进行压缩、倾倒等工作时细菌感染的风险,对个人卫生和居住环境增加了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提供一种智能垃圾处理系统、识别方法及处理方法。
根据发明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智能垃圾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控制器、放置不同垃圾类型的至少一个垃圾分类箱、固定所述至少一个垃圾分类箱并根据所述控制器的指令将所述垃圾分类箱旋转至指定区域的旋转设备、采集待投掷垃圾图像的摄像头、根据用户输出的语音确定所述待投掷垃圾所在垃圾类型的语音识别模块;
所述旋转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分支机构,所述每个分支机构的一端分别固定一个垃圾分类箱,所述每个垃圾分类箱底部设置有滚轮;
所述摄像头和所述语音识别模块分别固定在所述旋转设备的上方;
每个所述垃圾分类箱包括外壳和内箱体,所述外壳和内箱体之间设置有控制所述内箱体升起和降落的升降平台;
所述旋转设备上设置有压缩所述垃圾分类箱内垃圾的伸缩机构;
所述旋转设备、摄像头、语音识别模块、升降平台和伸缩机构分别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可选的,所述每个垃圾分类箱的上方设置有检测所述垃圾分类箱内垃圾存放量的超声波传感器;
所述超声波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和伸缩机构通信连接,以在检测到所述垃圾分类箱内垃圾存放量高于预设的存放量阈值时,通过所述控制器向所述伸缩机构发送用于指示所述伸缩机构对所述垃圾分类箱内的垃圾进行压缩的压缩指令;
所述超声波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和升降平台通信连接,以在所述伸缩机构对所述垃圾分类箱内的垃圾进行压缩后检测到所述垃圾分类箱内垃圾存放量仍高于预设的存放量阈值时,通过所述控制器向所述升降平台发送用于指示所述升降平台控制所述垃圾分类箱的内箱体升起并完成垃圾倾倒的垃圾倾倒指令。
可选的,所述智能垃圾处理系统还包括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固定在所述旋转设备的上方。
可选的,所述旋转设备的上方设置有为所述智能垃圾处理系统供电的太阳能板。
可选的,所述旋转设备的上方设置有检测周围环境亮度的光敏电阻模块和照明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学院,未经唐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99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