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侦测、反制一体化的低空防御装置及低空防御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09435.6 | 申请日: | 2020-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53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 发明(设计)人: | 谢晨;刘忠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鹰航空通用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K3/00 | 分类号: | H04K3/00;H04N7/18;G01S13/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2445 北京市房山***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侦测 反制 一体化 低空 防御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侦测、反制一体化的低空防御装置及低空防御系统,包括车轮伺服驱动模块、能源管理单元、数据处理模块、光电侦测单元、无线电侦测单元、干扰反制单元、两个车轮、支撑壳体和支撑架;所述两个车轮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壳体的两侧,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支撑壳体的上部;所述能源管理单元用于供电;所述光电侦测单元用于获取全景图像信息;所述无线电侦测单元用于识别出无人机遥控信号;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无人机遥控信号向所述干扰反制单元发送干扰指令;所述干扰反制单元用于发射干扰信号。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的低空防御装置对于城市复杂环境中的“低慢小”目标防御存在局限性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侦测、反制一体化的低空防御装置及低空防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级无人机技术快速发展和普及,各种“黑飞”事件日趋增多,无人机、航模等“低慢小”给城市环境中的露天体育、演艺等大型活动、重要场所的空中安保工作带来了越来越大的挑战。
城市环境下机动式低空防御一般采用车载和单兵手持两种方式,车载式是将低空雷达、无线电/光电侦测、定向/全向干扰、导航干扰诱骗等低空目标侦测和处置设备装车使用,到达特定地点后固定部署使用;手持式则是单兵手持干扰、拦截设备对低空目标实施侦测和处置,无独立侦测能力。这两种方式对于城市复杂环境中的“低慢小”目标防御均存在局限性。
对于车载式:1)城市环境中有许多潜在干扰源会降低射频传感器探测能力,鸟类的混淆、建筑物的遮挡进一步增加光电、电磁侦测设备虚警率,增加侦测难度。2)雷达、大型电子侦测装置等主动探测设备虽功能强大,探测覆盖距离远,但在遮挡较多的城市环境中由于安装于车顶,存在诸多盲区,且受制于城市电磁管制,开机时间、部署位置严重受限。3)人员和设备消耗大,安防成本高。一方面庞杂的侦测、反制设备长时间固定占用,使用率低。另一方面人员至少需配备监控指挥员、设备操作员和司机三个岗位,除监控指挥员侦测外,其他人长期待命,利用率低。4)低空防御系统设备笨重昂贵,某些设备单台可达百万以上,集成度不高。5)短时低空防御安保性价比不高,例如演艺活动、重要人物短时驻留。6)无主动避开盲区和移动追踪能力,移动也受路况限制(如非机动车区域、人群间),进而影响目标反制效果和飞手定位处置速度。
手持式便携干扰器一般作为补充反制手段,靠语音指挥、人眼跟瞄,效率低且移动能力有限,往往作为低空防御最后一步措施,即使加载光学望远镜,对于体积较小的飞行器也很难在初期发现,更无法完成飞手定位后的快速抵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侦测、反制一体化的低空防御装置及低空防御系统,能够解决现有的低空防御装置对于城市复杂环境中的“低慢小”目标防御存在局限性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侦测、反制一体化的低空防御装置,包括车轮伺服驱动模块、能源管理单元、数据处理模块、光电侦测单元、无线电侦测单元、干扰反制单元、两个车轮、支撑壳体和支撑架;所述两个车轮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壳体的两侧,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支撑壳体的上部;
所述能源管理单元用于给车轮伺服驱动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光电侦测单元、无线电侦测单元和干扰反制单元供电;
所述光电侦测单元用于获取全景图像信息,并将全景图像信息发送至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全景图像信息获取目标物的方位信息,并根据所述方位信息控制所述车轮伺服驱动模块驱动车轮转动以使所述防御装置的正面正对目标物,所述光电侦测单元还用于对所述目标物进行精判、锁定和跟踪;
所述无线电侦测单元包括无线电侦测主机和无线电侦测天线,所述无线电侦测天线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顶部,用于接收低空目标遥控信号,并将所述低空目标遥控信号发送至无线电侦测主机,所述无线电侦测主机用于从接收的低空目标遥控信号中识别出无人机遥控信号,并将无人机遥控信号发送至所述数据处理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鹰航空通用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海鹰航空通用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94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