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推压拉拔复合缩径工艺管坯缩径应力的求解方法以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309306.7 | 申请日: | 2020-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74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 发明(设计)人: | 吴娜;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17/13;G06F113/14;G06F11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37 | 代理人: | 徐辉 |
| 地址: | 06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拉拔 复合 工艺 管坯缩径 应力 求解 方法 以及 装置 | ||
1.一种推压拉拔复合缩径工艺管坯缩径应力的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获取推压拉拔复合缩径工艺管坯的初始参数;
将所述初始参数带入定径区金属经向应力的表达式,得到定径区金属经向应力σρe2;
将所述初始参数带入减径后管坯壁厚的表达式,得到减径后管坯壁厚tn;
利用所述σρe2、tn和X0,使用四阶龙格库塔法求解壁厚减薄区平衡微分方程,以得到减径后管坯经向应力σρe1,其中X0为壁厚减薄区的长度;
将σρe1作为边界条件代入弹性变形区的缩径应力表达式,从而得到缩径应力σρe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定径区金属经向应力的表达式为:
式中,β为中间应力系数,z=Z0,Z0为定径区的长度,S为定径区管坯变形时的真实应力,μ1为凹模内壁与管坯外表面间摩擦系数,μ2为管坯内表面与芯轴外壁之间的摩擦系数,Ri为芯轴半径,t1为变形后管坯壁厚,A为定径区管坯截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径后管坯壁厚的表达式为:
式中,t0为初始管坯壁厚,λn为壁厚值与法向应变比,β为中间应力系数,m为缩径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壁厚减薄区平衡微分方程为:
式中,R(x)为距离定径区剖面x处的管坯外表面距轴线的距离,
R(x)=Ri+Ra+t1-x/R′(x)
Ra为缩径凹模的过渡圆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变形区的缩径应力表达式为:
式中,α为缩径凹模半锥角,B为材料强化系数,n为加工硬化指数。
6.一种推压拉拔复合缩径工艺管坯缩径应力的求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初始参数获取模块、定径区金属经向应力计算模块、减径后管坯壁厚计算模块、减径后管坯经向应力计算模块、以及缩径应力计算模块;其中,
所述初始参数获取模块,获取推压拉拔复合缩径工艺管坯的初始参数;
所述定径区金属经向应力计算模块,将所述初始参数带入定径区金属经向应力的表达式,得到定径区金属经向应力σρe2;
所述减径后管坯壁厚计算模块,将所述初始参数带入减径后管坯壁厚的表达式,得到减径后管坯壁厚tn;
所述减径后管坯经向应力计算模块,利用所述σρe2、tn和X0,使用四阶龙格库塔法求解壁厚减薄区平衡微分方程,以得到减径后管坯经向应力σρe1,其中X0为壁厚减薄区的长度;
所述缩径应力计算模块,将σρe1作为边界条件代入弹性变形区的缩径应力表达式,从而得到缩径应力σρe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求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径区金属经向应力计算模块中,定径区金属经向应力的表达式为:
式中,β为中间应力系数,z=Z0,Z0为定径区的长度,S为定径区管坯变形时的真实应力,μ1为凹模内壁与管坯外表面间摩擦系数,μ2为管坯内表面与芯轴外壁之间的摩擦系数,Ri为芯轴半径,t1为变形后管坯壁厚,A为定径区管坯截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学院,未经唐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930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