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电物联网数据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09250.5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4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佘开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优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13/00;G06F16/22;G06F16/2458;G06F21/60;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蒋真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 联网 数据处理 方法 | ||
1.一种配电物联网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构建系统;
S2、数据采集;
S3、数据处理;
S4、数据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物联网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构建系统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1、在配变、分支箱、户表、充电桩等末端位置按标准要求安装电表及配套的基础设备;
S1.2、在各末端电表处部署各种智能传感器,传感器包括电力采集器、温湿度传感器、定位器、警报器等;
S1.3、在区域范围内安装无线通讯设备;
S1.4、通过对应的无线通讯技术,将各末端的电表及智能传感器与中央处理器连接起来;
S1.5、由程序员在中央处理器上编写数据处理程序,完成数据处理系统的基础构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物联网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3中,无线通讯技术包括但不限于Bluetooth、CDMA2000、GSM、Infrared(IR)、ISM、RFID、UMTS/3GPPw/HSDPA、UWB、WiMAXWi-Fi以及ZigBee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物联网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数据采集的方法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S2.1、使电力系统正常运转,同时确保各末端电表及智能传感器正常运行;
S2.2、智能电表或普通电表上配备的电力采集器分别对电力的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能示值等数据分别进行高频采集;
S2.3、其他智能传感器对电网对象及运行环境进行协同感知,并对温湿度等状态数据分别进行采集;
S2.4、采集的数据经短距离集中传输到数据汇节点,数据汇节模块对数据进行打包;
S2.5、无线传输模块对打包的数据进行信息加密处理;
S2.6、初步处理后的数据经对应的无线网络通讯路径传输到中央处理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物联网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数据处理的方法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S3.1、数据处理系统先对接收的数据进行解压、解析;
S3.2、对解压后的数据进行清洗,筛除无效、错误、重复的数据;
S3.3、对不同指标的数据分别进行统计、计算及分析;
S3.4、不同指标的数据经统计后分别自动生成对应的报表及统计图形;
S3.5、接收各末端位置的坐标数据,结合该地区的地图资料,绘制精确的电表分布地图;
S3.6、对统计后的数据结构及对应报表、统计图形进行分类存储;
S3.7、对数据处理全过程进行记录,并将处理记录及数据处理结果反馈给用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电物联网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3中,对不同指标的数据分别进行统计、计算及分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3.3.1、分别对电力量数据进行时间段累加统计、对用电量进行总数累加计算、对阶梯计费的用电量分别进行累加计算;
S3.3.2、对用电高峰、对用电低谷分别进行区分及统计;
S3.3.3、对末端位置的温度变化进行统计,对高温、低温时间段进行区分及统计;
S3.3.4、对末端位置的湿度变化进行统计,对高湿度、低湿度时间段进行区分及统计;
S3.3.5、对末端位置设备出现故障的时间、类型、处理方案等数据信息进行统计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物联网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数据应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4.1、实现远程智能抄表,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工作量;
S4.2、实现各末端设备的状态监测,实现故障上报、及时排障,并可以通过分析数据统计结果来评估与诊断末端设备的状态是否正常;
S4.3、通过综合分析各指标的数据统计结果,可以实现配电策略优化;
S4.4、综合多区域电力使用情况的数据统计结果,使国电企业可以更好地实现电力统筹规划,提高电网运行的效率,促进清洁能源消纳;
S4.5、通过统计累加的电力量数据结果,结合当地电费标准,实现资费清算,提高客户服务的质量;
S4.6、综合所有数据统计结果,可以促进新型业务的开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优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优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925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材料挤出式3D打印机
- 下一篇:一种提高轧机辊缝设定精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