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最优光纤路径的选择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09125.4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12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安磊;徐孝忠;李建刚;俞红生;王猛;李鹏;高明;朱一欣;吴笑;章立伟;董海涛;吴忠平;张信元;范雪峰;喻琰;邵淦;俞佳捷;吴昊;柳敏;任赟;李妍昊;姚朔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宁波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永耀科技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25 | 分类号: | H04B10/25;G02B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骆宗力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最优 光纤 路径 选择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最优光纤路径的选择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和装置应用于光纤通信网络的网管系统,具体为首先接收用户输入的对光纤通信网络的通信有影响的多个光缆权值,光栏权值包括多个向量参数;基于每个光缆权值建立用于描述光纤通信网络的邻接矩阵,邻接矩阵的每个元素为基于先光缆权值对对应的光纤线路的数据描述;基于预先确定的始端节点和终端节点,依预设顺序对邻接矩阵进行计算,得到至少一个最优光纤路径。由于本方案无需人工方式即可得到最优光纤路径,鉴于网关系统的计算能力,可以很快得到至少一条最优光纤路径,从而提高了路径选择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最优光纤路径的选择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光纤通信系统中,为了系统的可靠性,往往由众多的光纤线路将某个区域中的多个通信节点进行连接,从而构成一种网状的光纤通信网络,这个区域可以是某个单位、某个级别的行政区、国家甚至全球。这样,当光纤通信网络中某条光纤出现问题时,可以从该网络中重新规划一条路径出来。
然而,由于受现有技术手段的限制,目前只能通过人工方式从进行路径规划,然后再通过评估确定最终的光纤路径,这样无疑其规划效率极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最优光纤路径的选择方法和装置,用于从光纤网络中选择最优路径,以提高路径选择的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现提出的方案如下:
一种最优光纤路径的选择方法,应用于光纤通信网络的网管系统,所述选择方法包括步骤:
响应用户的输入请求,接收用户输入的对所述光纤通信网络的通信有影响的多个光缆权值,所述光栏权值包括多个向量参数;
基于每个所述光缆权值建立用于描述所述光纤通信网络的邻接矩阵,所述邻接矩阵的每个元素为基于所述先光缆权值对对应的光纤线路的数据描述;
基于预先确定的始端节点和终端节点,依预设顺序对所述邻接矩阵进行计算,得到至少一个最优光纤路径。
可选的,所述多个光缆权值包括光缆类型、光缆长度、光缆敷设方式、光缆投运时间、光缆健康长度和光缆纤芯富余度中的部分或全部。
可选的,所述基于预先确定的始端节点和终端节点,利用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依预设顺序对所述邻接矩阵进行计算,包括步骤:
首先,基于所述始端节点和所述终端节点,利用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对第一个所述邻接矩阵进行计算,得到多个光纤路径;
根据后一个邻接矩阵对所述多个光纤路径的权重值进行计算,从中找出最优的多个目标路径;
如果所述后一个邻接矩阵为最后一个邻接矩阵,则将所述多个目标路径输出为所述最优光纤路径,反之,则将所述多个目标路径作为所述多个光纤路径返回到上一步骤继续进行计算。
可选的,如果所述最优光纤路径为多个,所述选择方法还包括步骤:
响应用户的选择请求,从多个所述最优光纤路径中输出一个所述最优光纤路径。
一种最优光纤路径的选择装置,应用于光纤通信网络的网管系统,所述选择装置包括:
数据接收模块,被配置为响应用户的输入请求,接收用户输入的对所述光纤通信网络的通信有影响的多个光缆权值,所述光栏权值包括多个向量参数;
矩阵构建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每个所述光缆权值建立用于描述所述光纤通信网络的邻接矩阵,所述邻接矩阵的每个元素为基于所述先光缆权值对对应的光纤线路的数据描述;
路径计算模块,被配置为基于预先确定的始端节点和终端节点,依预设顺序对所述邻接矩阵进行计算,得到至少一个最优光纤路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宁波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永耀科技分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宁波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永耀科技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91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