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06636.0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97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杨良伟;刘伟;宋环君;霍鹏飞;于艺;金鑫;王鹏;刘俊鹏;于新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B32/184 | 分类号: | C01B32/184;C01G23/047;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9 | 代理人: | 谭辉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氧化 纳米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提供二氧化钛纳米颗粒;
(2)将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置于微波等离子体设备中,并在微波等离子体设备中放置石墨棒,然后将所述微波等离子体设备密封,通入惰性气体和碳源物质;
(3)开启微波等离子体设备,利用石墨的导电性,产生的电晕放电现象,将碳源裂解,从而通过原位生长法在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表面形成石墨烯,最终制备得到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
在步骤(2)中,所述石墨棒包括主体部分和渐尖部分,主体部分直径为1-10mm,渐尖部分的顶端的直径为0.1-5mm;
所述石墨棒放置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所述微波等离子体设备的功率为100-1000W;
在步骤(3)中,所述原位生长法的生长时间为3-10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直径为25nm-100nm;和/或
所述二氧化钛纳米颗粒为锐钛矿型纳米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2)中,将所述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置于两端封口的石英舟内,然后再将所述石英舟置于所述等离子体设备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石墨棒的渐尖部分的数量为1-20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2)中,所述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用量为1-20g;
所述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质量与石墨棒的数量比为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2)中,所述惰性气体包含氩气或氮气;
所述碳源物质包含气体碳源和/或液体碳源;
所述气体碳源选自由甲烷、乙烷、丙烷、乙烯组成的组;
所述液体碳源包含乙醇和/或丙酮,通过氩气鼓泡带入体系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制备过程中,所述等离子体设备的腔体内的温度不超过70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等离子体设备的腔体内的温度为500-700℃。
9.一种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合材料按照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未经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663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用户实时数据的动态检索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脉动真空复合消毒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