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锻件的周期性去氢退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06608.9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85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魏世忠;周玉成;宋新双;郎庆斌;石如星;徐流杰;庞庆海;郑三妹;陈冲;张程;王晓东;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洛阳中重铸锻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3/06 | 分类号: | C21D3/06;C21D1/26;C21D8/00;C21D6/00;C21D1/28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郭佳效 |
地址: | 47102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锻件 周期性 退火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锻后热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锻件的周期性去氢退火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正火处理后的锻件升温至650‑700℃,均温后进行周期性去氢退火,所述周期性去氢退火包括循环进行如下处理:在650‑700℃保温、冷却至550‑580℃、在550‑580℃保温以及升温至650‑700℃;所述周期性去氢退火的总时间H满足:H=D/10×η。该方法是采用在氢扩散温度范围内的周期性等温,利用周期性的温度起伏使氢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促进氢的脱溶、聚积和扩散,增大氢扩散压力,加速扩氢过程,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氢的含量降到合理水平,或在相同的时间内将氢含量降到更低的水平,从而从根本上防止了白点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锻件的锻后热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锻件的周期性去氢退火方法。
背景技术
氢气在炉气中的分压力很低,大气中氢的分压力为0.053Pa。因此,钢中的氢主要是由炉气中的水蒸气的分压力来决定的。氢进入钢液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废钢表面的铁锈(zFeO·rFe3O4·2H2O);铁合金中的氢气;增碳剂、脱氧剂、覆盖剂、保温剂、造渣剂(Ca(OH)2);未烤干的钢包、中间包、中注管、汤道;钢锭模的喷涂料,以及大气中的水分与钢水或炉渣作用而进入钢中。
根据Fe-H相图,氢在钢中溶解度极小,在α-Fe中比γ-Fe中的溶解度更小,这促进氢的扩散溢出。一般认为,氢溶解于钢中使钢失去韧性,过饱和的氢在钢中的显微孔隙中造成分子氢的压强,形成氢气时,体积急剧膨胀,聚集在一起,成为一个气泡,撑开孔隙,即形成白点。因此,氢是产生白点的“元凶”。这时若存在内应力,将协助氢撑开孔隙,形成脆性裂缝。因此,内应力是产生白点的“帮凶”。因此,大型锻件锻造完成后一般都是热装炉进行正火+扩氢退火处理,将锻件的氢含量降到足够低的水平,避免产生白点。尽管近年来,双真空的高纯钢锭普及,钢水的氢含量大为减少,但对于大型锻件而言,氢的扩散距离长,内应力大,内部更易产生偏析而产生夹杂集聚,氢致白点仍是大型锻件报废的主要原因之一。
氢致白点是锻件的致命缺陷,只要出现白点,锻件将被直接报废处理。对于大型锻件而言,单重大,价值高,单件数十万元,甚至数百万元,而一次热处理装入数件或数十件,价值数百万元,甚至数千万元,对扩氢过程的控制管理已经成为锻件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授权公告号为CN103014259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了一种锻件材的锻后扩氢退火方法,此专利的特点是将传统工艺的一次扩氢退火改为两次扩氢退火,中间增加了一次过冷,有利氢的析出,从而加速扩氢过程。该方法需要过冷,并将过冷后的锻件升温到氢扩散温度范围,耗时较长,脱氢效率仍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型锻件的周期性去氢退火方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氢的含量降到合理水平,或在相同的时间内将氢含量降到更低的水平,从根本上防止白点的产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大型锻件的周期性去氢退火方法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型锻件的周期性去氢退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正火处理后的锻件升温至650-700℃,均温后进行周期性去氢退火,所述周期性去氢退火包括循环进行如下处理:在650-700℃保温、冷却至550-580℃、在550-580℃保温以及升温至650-700℃;
所述周期性去氢退火的总时间H满足:H=D/10×η;
式中,D为锻件的最大截面当量尺寸,mm;η为系数,取0.95-1.3。
本发明的大型锻件的周期性去氢退火方法,主要是采用在氢扩散温度范围内的周期性等温,利用周期性的温度起伏使氢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促进氢的脱溶、聚积和扩散,增大氢扩散压力,加速扩氢过程,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氢的含量降到合理水平,或在相同的时间内将氢含量降到更低的水平,从而从根本上防止了白点的产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洛阳中重铸锻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南科技大学;洛阳中重铸锻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66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