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雾护目镜及雾气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06115.5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4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叶馨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9/02 | 分类号: | A61F9/02 |
代理公司: | 武汉信合红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64 | 代理人: | 蒋明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护目镜 雾气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雾护目镜,包括外层框架、通过外置槽安装在外层框架内侧的中层镜框与通过内置槽安装在中层镜框侧面的橡胶内框,中层镜框内侧卡接有护目镜片,外侧设置有安装在护目镜片两侧的刮水组件;刮水组件包括设置在外置槽内部的第一清洁杆,第一清洁杆两端通过两个配重块连接有设置在内置槽上的第二清洁杆,配重块设置在中层镜框与外层框架之间形成的腔体内,并在腔体内滑动;以及一种雾气处理方法。本发明的护目镜片与外界多出一层保护空间,被外界的环境划伤的概率降低;刮水组件使用惯性的原理,实现去除镜片内外两侧的雾气或是其他灰尘的目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且不使用电动装置,方便浸泡消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雾护目镜及雾气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护目镜是一种用来隔绝外界环境与眼睛之间特殊型眼镜,是为了防止空气中的气溶胶、灰尘与易喷溅的液体对眼睛的伤害。如一种防疫护目镜,主要是为了隔离在医学检查和手术时,防止病人的体液和飞沫等进入眼镜,导致传染病毒的情况,有效的阻断了病毒通过眼镜进行传播的方式,保护了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但因为室内温度变化和使用者自身呼吸导致护目镜的内侧或是外侧产生雾气,医护人员在使用护目镜时的视线被雾气所遮挡,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目前护目镜防雾主要措施包括增加镜内腔气体流动、电热丝加热装置与防雾涂层来进行防雾。首先,由于医用护目镜特殊性,需要密闭,且不能与外界存在气体交换,可避免将外界的气溶胶吹入眼睛等区域,所以目前增加气体流动措施不能采用;其次,使用加热丝从镜片边缘对镜片进行加热的方式,镜片中心受热较慢,雾气消除时间较长,如果将电阻丝布置在镜片中心,又会阻碍使用者的视线;最后,防雾涂层处理的方式,其防雾效果也并不理想,而且其涂层容易损坏,会失去部分区域的除雾功能且破损处影响视线。
现有一种医用防雾镜片,使用电控刮水器将镜片上的水刮去,其工作原理与汽车上的雨刮器类似,但此刮水器只能刮去镜片上一面的水雾,不能同时清洁护目镜的内外两侧,且护目镜的镜片在使用前后都需要浸泡在消毒液中消毒,电动刮水器的拆卸不便,消毒水会损坏刮水器上的控制元件,电动刮水器需要电池等移动电源的能源支撑,若长时间佩戴护目镜,有电量不足的使用限制,持续使用的时间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雾护目镜及雾气处理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防雾护目镜无法双面清洁,不能浸泡消毒与被电池电量限制使用时间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防雾护目镜,包括外层框架、通过外置槽安装在所述外层框架内侧的中层镜框与通过内置槽安装在所述中层镜框侧面的橡胶内框,所述中层镜框内侧卡接有护目镜片,外侧设置有安装在所述护目镜片两侧的刮水组件;
所述刮水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外置槽内部的第一清洁杆,所述第一清洁杆两端通过两个配重块连接有设置在所述内置槽上的第二清洁杆,所述配重块设置在所述中层镜框与所述外层框架之间形成的腔体内,并在所述腔体内滑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配重块通过滚轮连接在所述中层镜框的侧面,所述滚轮带动所述配重块在所述腔体内部滚动,并带动所述第一清洁杆与所述第二清洁杆分别在所述护目镜片的内外侧上下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配重块上设置有横向贯穿所述滚轮旋转中心的旋转杆,所述中层镜框上设置有长条形开口,所述旋转杆两端穿过长条形开口设置在所述配重块内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清洁杆的两端均在所述中层镜框与所述护目镜片的连接处设置有压力圈,穿过所述压力圈的所述第一清洁杆两端设置有螺接在所述配重块内部的螺旋接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清洁杆两端卡接在所述配重块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61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