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环氧地坪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04926.1 | 申请日: | 2020-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2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 发明(设计)人: | 陈冬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冬芬 |
| 主分类号: | C09D163/00 | 分类号: | C09D163/00;C09D5/18;C09D7/61;C09D7/62;C09D7/65 |
| 代理公司: | 慈溪夏远创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6 | 代理人: | 陈伯祥 |
| 地址: | 344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地坪 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涂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阻燃环氧地坪涂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涂料包括膜液和硬化剂,所述硬化剂包含以下质量份的原料:低聚倍半硅氧烷基钙络合物、改性蛭石、纳米四氧化三钴、多晶莫来石纤维、纳米二硫化钨、四聚磷酸铵;本发明通过充分结合二维纳米材料和三维纳米材料特性,使得涂料中磷、硅、钼三种元素协同作用下形成了致密的物理保护层,防止热量和氧气的渗透,显著增强涂料的阻燃特性,并且涂料整体力学性能不会受太大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阻燃环氧地坪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环氧地坪涂料是一种高强度、耐磨损、美观的地板,具有无接缝、质地坚实、耐药品性佳、防腐、防尘、保养方便、维护费用低廉等优点。可根据不同的用途要求设计多种方案:如薄层涂装,1-5mm厚的自流平地面,防滑耐磨涂装,砂浆型涂装,防静电,防腐蚀涂装等。当前技术中研究较多,比如专利号为CN201610740995.4的一种水性阻燃环氧树脂涂料,由双酚A型环氧树脂、聚氧化乙烯烷基酯、聚丙烯酸酯、三乙烯四胺、钛白粉、颜料、滑石粉、水等成分组成,使得涂膜硬度高、抗冲击强度高等优点,但是由于其微观结构单一,在持续高温下性能并不稳定。又如专利号为CN201310496511.2的一种阻燃环氧地坪涂料,采用环氧树脂、稀释剂、阻燃剂、分散剂、消泡剂、流平剂、色剂、固化剂制作成,可以达到UL94V0防火等级,产品施工后外观美观大方,但是其力学结构较差,使用中适应性不高。所以,针对当前阻燃与力学结构难以兼顾的问题,研究一种适用多种场景的涂料极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阻燃环氧地坪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强化涂料的阻燃性,提高高温下的涂料性能,该涂料包括膜液和硬化剂,所述硬化剂包含以下质量份的原料:低聚倍半硅氧烷基钙络合物3-5份、改性蛭石10-15份、纳米四氧化三钴0.1-0.3份、多晶莫来石纤维15-18份、纳米二硫化钨1-3份、四聚磷酸铵3-5份;所述低聚倍半硅氧烷基钙络合物由异丁胺基多面齐聚倍半硅氧烷8-10份、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4-5份、三甲氧基硅基丙醛3-4份、氯仿100-120份、甲醇60-70份、硝酸钙1-3份、钼酸脂0.5-3份制备而成;所述改性蛭石由蛭石10-15份、水杨酸溶液130-140份、丁二烯基三乙氧基硅烷1-2份、丙烯酸溶液150-160份、纳米纤维素3-4份制备而成;所述膜液和硬化剂的质量比为10-12:2-3;所述膜液包含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环氧树脂50-80份、稀释剂2-10份、表面活性剂0.01-1份、消泡剂0.01-1份、流平剂0.01-1份。
优选的,所述多晶莫来石纤维的细度为80-150nm。
优选的,所述水杨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5%;所述丙烯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2%。
优选的,所述稀释剂为苯甲醇;所述表面活性剂为HR-4006;所述消泡剂为二甲基硅氧烷;所述流平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
本发明所述的阻燃环氧地坪涂料,制备方法如下:
(1)制备低聚倍半硅氧烷基吸附体
将反应容器抽至真空度3-5Pa,充入氮气使得设备气压在0.8-1个标准大气压,将异丁胺基多面齐聚倍半硅氧烷、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三甲氧基硅基丙醛混合注入反应容器中,加入氯仿和甲醇搅拌15-20min,将温度升高至80-85℃,搅拌10-15h,减压浓缩,沉淀物经甲醇混合,再次减压浓缩即得所述低聚倍半硅氧烷基吸附体;
(2)制备低聚倍半硅氧烷基钙络合物
将上一步制得的低聚倍半硅氧烷基吸附体与硝酸钙混合,加入上一步回收的氯仿和甲醇搅拌,在35-40℃下反应2-5h,将所得混合物与其质量5-8倍的蒸馏水混合,过滤干燥,加入钼酸脂混合均匀,即得所述低聚倍半硅氧烷基钙络合物;
(3)制备改性蛭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冬芬,未经陈冬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49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酒的不同存放容器老熟对比方法及对比系统
- 下一篇:一种VOCs废气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