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光雷达近场饱和问题的判别及优化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04590.9 | 申请日: | 2020-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5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赵读亮;王燕飞;余龙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师范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S7/497 | 分类号: | G01S7/497;G01S7/48 |
| 代理公司: | 安徽申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8 | 代理人: | 梁维尼 |
| 地址: | 230106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雷达 近场 饱和 问题 判别 优化 方法 | ||
1.一种激光雷达近场饱和问题的判别,其特征在于,该判别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获取参考线相关系数;绘制出ln(P(r)*r2)与r的关系曲线,选取0~3km高度范围内的该相关曲线,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该曲线进行线性拟合,并得到参考线性相关系数;其中,P(r)为激光雷达后向散射回波信号光功率,r为检测点到激光雷达的距离;
步骤二、计算大气透气率和高消光值空间范围;激光雷达正常使用时,分析软件实时计算0~3km范围内大气透过率,同时计算消光系数处于90%最大消光值以上的距离范围;
步骤三、获得线性相关系数,并判断该值是否超标;水平探测模式下,采集数据并保存,几何重叠因子修正后,绘制出ln(P(r)*r2)与r的关系曲线,选取0~3km高度范围内,采用最小二乘法对该曲线进行线性拟合,并得到线性相关系数;如果得到的线性相关系数低于80%,或者低于参考线性相关系数的90%,则认为光电探测器进入非正常的饱和区;
所述步骤一中,绘制出ln(P(r)*r2)与r的关系曲线的方法为:选定良好天气状况,激光雷达设置为水平探测模式,采集数据并保存,几何重叠因子修正后,绘制出ln(P(r)*r2)与r的关系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雷达近场饱和问题的判别,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激光雷达采取水平探测或垂直探测中的一种;若激光雷达探测方式垂直探测,满足大气透过率低于某个设定值,或者消光系数处于90%最大消光值以上的距离范围为1km;随后将雷达设置为水平状态,再进行计算,判断,调整,修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雷达近场饱和问题的判别,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激光雷达探测器饱和区判别的前提条件为:如果大气透过率低于某个设定值,或者消光系数处于90%最大消光值以上的距离范围为1km,需要将雷达设置为水平探测模式,随后进行探测器饱和区判别。
4.一种激光雷达近场饱和问题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获取参考线相关系数;
步骤S2、计算大气透气率和高消光值空间范围;
步骤S3、获得线性相关系数,并判断该值是否超标;水平探测模式下,采集数据并保存,几何重叠因子修正后,绘制出ln(P(r)*r2)与r的关系曲线,选取0~3km高度范围内,采用最小二乘法对该曲线进行线性拟合,并得到线性相关系数,如果得到的线性相关系数低于80%,或者低于参考线性相关系数的90%,则认为光电探测器进入非正常的饱和区;
步骤S4、光电探测器通过工程机连接电压调节器,电压调节器通过高压供电电压与光电探测器连接;工程机内设置有数据采集器、采集软件、分析软件、电压调节算法,数据采集器连接到光电探测器上,数据采集器由采集软件控制,采集软件与分析软件数据连接,分析软件内置反演算法和饱和判别,饱和判别输出到电压调节算法上;电压调节算法输出到电压调节控制器上;
电压调节控制器调节激光雷达的高压供电电压,激光经过大气时与大气中的分子和粒子发生散射和吸收等物理作用,粒子和分子散射的光信号一部分沿着激光传播相反的方向返回,光电探测器接收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被工程机中的数据采集器采集并经二进制数据储存;存储的二进制数据通过分析软件内的反演算法,达到饱和判别,最终变成想要的大气参数;饱和判别通过电压调节算法控制电压调节控制器;
工程机通过采集软件、分析软件、电压调节算法,利用RS232接口连接电压调节控制器,小范围地降低光电探测器的供电高压,重复步骤S4的操作,反复迭代,直到满足步骤S4中设定的判断条件为止;
降低光电探测器的供电电压时,调节的幅值按优化算法调节;
步骤S5、光电探测器的线性工作区优化完成,进入激光雷达正常使用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激光雷达近场饱和问题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算法包括:
步骤S41、计算当前拟合线性相关系数与参考相关系数的初始差值;
步骤S42、在满足光电探测器正常线性工作电压区内,引入经典的比例积分微分PID算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师范学院,未经合肥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459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