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土地区地基复合桩基及其桩基施工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03655.8 | 申请日: | 2020-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9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 发明(设计)人: | 侯立臣;肖新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镇青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3/08 | 分类号: | E02D3/08;E02D5/3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0061 陕西省西安市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地 地基 复合 桩基 及其 施工工艺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软土地区地基复合桩基及其桩基施工工艺,涉及桩基的领域,其包括沉管、侧插组件和固定组件,沉管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固定组件包括转动环和多个限位条,转动环和沉管同轴转动连接,限位条与转动环固定连接,限位条包括一接触面,侧插组件包括插杆和弹性件,插杆和第一通孔弹性滑动连接,弹性件为拉伸状态时,插杆一端插入第一通孔内并与接触面抵接,弹性件为常态时,插杆一端穿过第一通孔伸入沉管外;作业时,在地基钻设沉孔,将沉管插入沉孔,将限位条与第一通孔分离,驱动升降块向上运动将插杆插入地基内,最后向沉管内灌注水泥砂浆。本申请具有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桩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软土地区地基复合桩基及其桩基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在软土地区进行建筑施工时,由于软土地基的地质特性为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固接系数小,软土地基的地基承载力较低、整体稳定性较差,因此在软土地基施工时,需要先对地基做处理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相关技术中,申请号为201120034624.7的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用于处理铁路软土地基的复合桩基,包括:位于路堤核心受力区内的主受力桩和位于路堤核心受力区外的次受力桩,所述路堤核心受力区为无砟轨道支撑层两侧45°扩散角范围内下面区域,所述主受力桩和次受力桩桩顶设有碎石垫层,位于所述主受力桩桩顶的碎石垫层顶面设有钢筋混凝土筏板。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主受力桩和次受力桩为柱形,其在软土地基内容易发生沉降,导致地基稳定性较差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软土地区地基复合桩基及其桩基施工工艺。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软土地区地基复合桩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软土地区地基复合桩基,包括沉管、侧插组件以及固定组件,所述沉管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转动环以及多个限位条,所述转动环和所述沉管同轴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条与所述转动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条包括一接触面,所述侧插组件设有多个,一个所述侧插组件与一个第一通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侧插组件包括插杆和弹性件,所述插杆和所述第一通孔弹性滑动连接,所述弹性件为拉伸状态时,所述插杆一端插入第一通孔内并与接触面抵接,所述弹性件为常态时,所述插杆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伸入所述沉管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地基处理时,首先对地基钻设沉孔,钻孔后将沉管插入沉孔内,再驱动转动环转动,转动环带动限位条转动,限位条转动至与第一通孔分离后,插杆失去限位条的束缚并由弹性件驱动从第一通孔内弹出,插杆从第一通孔弹出后插入地基内;通过设置插杆插入地基内,可提高沉管与地基之间的摩擦力,可提高沉管与地基的牢固程度,从而可提高地基的整体稳定性。
可选的,还包括推料组件,所述推料组件包括升降块和拉绳,所述升降块沿所述沉管的轴线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沉管内,所述升降块包括有一楔面,所述楔面由所述沉管内朝向所述沉管外一侧倾斜向下设置,所述拉绳一端和所述升降块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插杆插入地基内时,向上拉动拉绳,从而带动升降块向上运动,升降块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插杆端部与楔面抵接,升降块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楔面便可将插杆朝向沉管外一侧推动;当弹性件的弹力不足以推动插杆滑动时,升降块可推动插杆进一步插入地基内,可使得插杆和地基的连接更加牢固。
可选的,所述插杆伸出至所述沉管外的一端固接有刺块,所述刺块远离所述插杆的一端为尖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杆运动的过程中,刺块随着插杆插入地基内的过程中,由于刺块为尖头,因此可便于将插杆快速省力的插入地基内。
可选的,所述插杆中空设置,所述插杆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镇青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镇青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36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