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弧闪危害计算方法、降低弧闪危害的方法和故障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303290.9 | 申请日: | 2020-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82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 发明(设计)人: | 方景辉;丁一岷;高希骏;冯健;王树春;洪晓燕;张博;白晓民;卢奇;张蕾琼;魏玲;朱守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恒创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北京智中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H7/26 | 分类号: | H02H7/26;H02H1/00;H02J13/00;G01R31/08;G01R31/12;G01R31/52;G01R31/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5 | 代理人: | 王茀智;龚清媛 |
| 地址: | 314033***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危害 计算方法 降低 方法 故障 检测 | ||
1.一种多源供电系统的弧闪危害计算方法,多个电源分别通过母线和电缆形成供电电路用于向负载设备供电,在电源与相连的母线之间设有保护装置,在相连的母线之间设有保护装置,在相连的母线与负载设备之间设有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S1:确定故障发生设备,以及给故障发生设备供电的n个电源和这n个电源的电源类型,n=2;
根据故障发生设备和n个电源的电源类型得到n个电源对于故障发生设备的短路贡献电流的切除时间T1、T2、…、Tn,计算n个电源对于故障发生设备的短路贡献电流IT1、IT2、…、ITn,计算n个电源对于故障发生设备的短路贡献电流之和Isum;
S2:将n个电源对于故障发生母线的短路贡献电流的切除时间T1、T2、…、Tn从小到大排列,且将相同切除时间对应的短路贡献电流IT1、IT2、…、ITn合并,得到t1、t2、…、tz时刻的短路贡献电流I1、I2、…、Iz;
S3:计算0至t1、t1至t2、…、tz-1至tz的每个时间段内的电弧电流Iarc,1、Iarc,2、…、Iarc,z;
对于0至t1时段,
1kV以下供电系统电弧电流Iarc,1的计算方法:
1kV及以上供电系统的电弧电流Iarc,1的计算方法为:
lg Iarc,1=0.00402+0.983lg Isum (2-1)
对于ty-1至ty时段,1y=z,
1kV以下系统电弧电流Iarc,y的计算方法:
1kV及以上系统的电弧电流Iarc,y的计算方法为:
式(1-1)、(2-1)、(1-2)、(2-2)中,S对于开放式电弧取0.153,对于箱中电弧取-0.097;V为系统电压;G为相间距;
S4:根据各时间段内的电弧电流Iarc,1、Iarc,2、…、Iarc,z,分别计算各时间段内的标准化弧闪事故能量En,1、En,2、…、En,z;
标准化弧闪事故能量En,y的计算方法为:
lg En,y=k1+k2+1.081lg Iarc,y+0.0011G (3)
式(3)中,k1对于开放式电弧取-0.792,对于箱中电弧取-0.555;k2对于不接地系统或高电阻接地系统取0,对于接地系统取-0.113,G为相间距;
S5:根据故障设备类型选择合适的距离修正因子x,计算各时间段内的实际事故能量E1、E2、…、Ez及弧闪保护边界DB,1、DB,2、…、DB,z;
对于0至t1时段,
对于ty-1至ty时段,1y=z,
式(4-1)、(5-1)、(4-2)、(5-2)中,Cf对于1kV以上的系统取1.0,对于1kV及以下的系统取1.5,D为电弧中心距离人体的距离,x为距离修正因子;
S6:比较各时段实际事故能量E1、E2、…、Ez的大小,得到其中的最大值即最大事故能量Emax及其对应的弧闪保护边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恒创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北京智中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嘉兴恒创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北京智中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329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云存储的变道提醒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污水氨氮去除反应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