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将组合药物按比例递送至肿瘤组织的大环两亲自组装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301944.4 | 申请日: | 2020-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46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 发明(设计)人: | 刘阳;郭东升;张展展;岳宇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47/69 | 分类号: | A61K47/69;A61K47/59;A61K47/60;A61K45/06;A61K31/519;A61K31/337;A61K31/196;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耀达律师事务所 12223 | 代理人: | 侯力 |
| 地址: | 30007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药物 按比例 递送 肿瘤 组织 大环两 亲自 组装 纳米 颗粒 制备 方法 应用 | ||
可将组合药物按比例递送至肿瘤组织的大环两亲自组装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大环两亲的自组装纳米颗粒(MASN)用以将组合药物的精确负载和向肿瘤的比例传递。通过将多个大环腔整合到单个纳米颗粒中,MASN可以通过宿主‑客体相互作用加载多个药物分子,并且可通过药物的初始浓度及特征结合亲和力预测药物的负载比例。此外,在缺氧条件下,MASN的偶氮键降解,这使得负载的药物在到达肿瘤组织时能自发释放。由于可以在体外快速确定治疗组合的最佳药物比例,因此MASN可以将此最佳比例转化为体内的治疗益处,从而为快速开发涉及多种药物的有效组合癌症疗法提供了可能的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一种可将组合药物按比例递送至肿瘤组织的大环两亲自组装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临床上对联合化疗已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用以提高疗效并减少副作用。对于大多数组合化学疗法,组合中药物或活性成分的比例是一个关键参数,通常决定药物是协同作用还是拮抗作用。随着临床相关癌细胞系的发展,现在有可能通过体外研究快速确定联合化疗中药物的最佳比例,以实现有效的协同作用。然而,在体外发现的这种协同作用并不总是转化为临床益处,特别是对于传统的“鸡尾酒”疗法。由于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分布不同,使用“鸡尾酒”疗法几乎不可能在目标部位维持最佳药物配比。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已经开发了几种纳米载体(包括脂质体,胶束和聚合物纳米颗粒)来共同递送药物组合。这些策略有效地统一了负载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分布。然而,当前的纳米载体通常缺乏在药物加载和递送过程中精确控制药物比例的机制,导致批次间的差异。而且,这种不精确的比例控制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导致药物组合的协同作用低下,并且在癌症治疗中的疗效无法预测。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创新的递送策略用以有效的组合治疗,该策略需满足以下条件:1)精确加载多种药物;2)按比例递送多种药物至靶标;3)具有批次间重复性。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包括环糊精,杯芳烃,葫芦脲和柱芳烃在内的一系列大环分子在生物医学应用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些大环分子通常用作药物输送中的分子容器,以提高药物溶解度,增强药物稳定性并减少副作用。与纳米载体不同,大环分子具有明确的分子结构,精确的空腔尺寸和分子量,因此可以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来保证批次间的一致性。而且,这些大环宿主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以特定的化学计量比(大多数为1:1)和特征性结合亲和力装载药物,从而可实现在给定浓度下对药物定量装载。但是,这种1:1的宿主-客体化学计量关系使得单个大环宿主无法对多种药物进行组装,从而限制了它们在联合化疗中的应用。因此,开发出一种可以精确加载多种药物的策略对于将基于大环的载体应用于联合化疗中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解决传统纳米载体无法将多药按比例递送至肿瘤组织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将组合药物按比例递送至肿瘤组织的大环两亲自组装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将组合药物按比例递送至肿瘤组织的大环两亲的自组装纳米颗粒(MASN),是通过将大环两亲化合物季铵改性的偶氮杯[4]芳烃十二烷氧基醚(QAAC4A-12C)和4-(十二烷基氧基)苯甲酰胺基封端的甲氧基聚乙二醇(PEG-12C)在水溶液中共组装的方式制备而成,能够精确负载至少两种药物活性物质。其中构筑单元QAAC4A-12C的化学式为C125H180Cl5N15O15,PEG-12C的化学式为C20H33NO2(C2H4O)n,QAAC4A-12C和PEG-12C的结构式分别如下:
其中,M=Cl、Br或I,优选M=Cl;n为4、5、6、8,优选n=4。
所述至少一种药物活性物质选自治疗:癌症、心肌梗塞、中风、动脉粥样硬化、类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慢性缺氧性肺病或慢性肾病中的一种或多种疾病的药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19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