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出油率咸鸭蛋腌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01905.4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1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靳婷婷;靳华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靳氏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5/00 | 分类号: | A23L1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匡立岭 |
地址: | 232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出油率 咸鸭蛋 腌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出油率咸鸭蛋腌制方法,并制备了一种保鲜粉,该保鲜粉将羧甲基壳聚糖溶于去离子水中与改性碳纳米管进行混合,羧甲基壳聚糖上的羧基和改性碳纳米管上的氨基进行缩合,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上的双键和羧甲基壳聚糖上的氨基反应,制得载体基料,进而将微胶囊与载体基料进行共混,使得微胶囊嵌与载体基料上,在使用时将保鲜粉分散在去离子水和乙醇的混合液中,通过pH值和温度的控制,使得保鲜粉上的硅氧烷水解成硅醇,进而与蛋壳表面的活性羟基形成氢键,进而在蛋壳表面形成保鲜层,使得咸鸭蛋的存放时间增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出油率咸鸭蛋腌制方法。
背景技术
咸鸭蛋是一种经过腌制的鸭蛋,以新鲜鸭蛋为主要原料经过腌制而成的再制蛋,营养丰富,富含脂肪、蛋白质及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钙、磷、铁、各种微量元素、维生素等,易被人体吸收,咸味适中,老少皆宜,也是中国的特色食品,民俗又叫“盐鸭蛋”、“腌鸭蛋”。蛋壳呈青色,外观圆润光滑,又叫“青蛋”。咸鸭蛋是一种风味特殊、食用方便的再制蛋,咸鸭蛋是佐餐佳品,色、香、味均十分诱人,咸鸭蛋在中国历史悠久,深受老百姓喜爱,在市场上也备受青睐,咸鸭蛋。
现有的高出油率咸鸭蛋腌制方法,多为通过高盐溶解进行腌制制得,盐具有一定保鲜防腐效果,但咸鸭蛋的保存过程中仍然会出现发霉现象,使得咸鸭蛋的保存时间较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出油率咸鸭蛋腌制方法。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现有的高出油率咸鸭蛋腌制方法,多为通过高盐溶解进行腌制制得,盐具有一定保鲜防腐效果,但咸鸭蛋的保存过程中仍然会出现发霉现象,使得咸鸭蛋的保存时间较短。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出油率咸鸭蛋腌制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将鸭蛋浸入低盐盐水中,在温度为30-40℃的条件下,进行浸泡20-25h后,制得低盐咸鸭蛋;
步骤S2:将低盐咸鸭蛋加入烘箱中,在温度为60-70℃的条件下,进行烘干2-3h,制得脱水咸鸭蛋,将脱水咸鸭蛋浸泡在大豆油中1-2h,制得高油咸鸭蛋;
步骤S3:将高油咸鸭蛋加入高盐盐水中,在温度为25-30℃的条件下,进行浸泡8-10天,制得高盐咸鸭蛋;
步骤S4:将保鲜粉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加入乙醇,在转速为150r/min的条件下,进行搅拌5-10min后,加入碳酸钠至混合液pH值为8,在温度为60-70℃的条件下,进行搅拌10-15min,制得保鲜凝胶,将保鲜凝胶涂抹在高盐咸鸭蛋表面并烘干,制得高出油率咸鸭蛋。
进一步,步骤S1所述的低盐盐水为食盐和去离子水的用量比为1g:10mL混合,步骤S3所述的高盐盐水为食盐和去离子水的用量比为3.6g:10mL混合。
进一步,所述的保鲜粉由如下步骤制成:
步骤A1:将聚乳酸和羧甲基纤维素溶于二氯甲烷,加入司盘80,在转速为150-200r/min的条件下,进行搅拌5-10min,制得有机相,茶多酚、双乙酸钠、ε-聚赖氨酸盐酸盐溶于去离子水中,进行搅拌,至茶多酚、双乙酸钠、ε-聚赖氨酸盐酸盐完全溶解,制得水相,将水相加入有机相中,在转速为300-500r/min的条件下,进行搅拌15-20min,制得混合乳液,将混合乳液进行喷雾干燥,制得微胶囊;
步骤A2:将碳纳米管分散在浓硫酸溶液中,加入浓硝酸溶液,在转速为150-200r/min,温度为110℃的条件下,进行搅拌5-8h后,加入去离子水继续搅拌10-15min后,过滤去除滤液,将滤饼在温度为150-180℃的条件下,进行烘干后,分散在二甲基亚砜中,加入乙二胺和1-羟基苯并三氮唑,在温度为35-4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3-5h后,制得改性碳纳米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靳氏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靳氏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19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