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酸化用润湿反转剂、制备方法、及其在砂岩地热储层的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301792.8 | 申请日: | 2020-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57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 发明(设计)人: | 徐克彬;祝琦;王勇;孙海林;李进;仪忠建;张伟;马广东;夏天宝;马红星;胡春明;张敏;董庆强;甄克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F226/02 | 分类号: | C08F226/02;C08F212/14;C09K8/60;C09K8/68;C09K8/72;C09K8/74;C09K8/88;E21B43/22 |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王梦 |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开发区第***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酸化 润湿 反转 制备 方法 及其 砂岩 地热 施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润湿反转剂、制备方法、及其在砂岩地热储层的施工方法,该润反转剂为由单体A和单体B共聚得到的重均分子量为1200~3000g/mol的共聚物;单体A为:单体B为:单体A中,R1为CH3、C2H5、C3H7或R2为CH3、C2H5、C3H7或R3为CH3、C2H5、C3H7或C4H9,R4为CH3、C2H5或C3H7;单体B中,n=1~4;共聚物中单体A对应结构单元与单体B对应结构单元的摩尔比为1:0.5~2;该共聚物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聚合而成,使用时可直接加入至酸化工作液中进而对砂岩地热储层实施的酸化施工;该润湿反转剂能够有效地将固体表面润湿性由水润湿转变为油润湿的目的,且配伍性好,不影响酸化工作液与可酸蚀矿物、可酸溶物之间的反应或相互作用;制备方法简单、可控、成本低,施工后采收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质资源勘探开发中地热储层的增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酸化用润湿反转剂、制备方法、及其在砂岩地热储层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地热资源合理化利用已经作为国家长期规划的重点项目,被提到“节能减排”的规划日程上,更是作为降低空气污染的重点开发领域。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核裂变产生的一种能量资源。这种热量渗出地表,于是就有了地热。地热能是一种清洁能源,是可再生能源,可以作为发电、冬季供暖等清洁的热能,其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因此,对地热资源开发集中在对地层热能的高效利用。
当地热水井完钻投入生产以后,随着临近注入水井的冷水注入,若要从地层中采出满足需求的热水,需要沟通井与井之间的地下通道,才能保证较大出水量、较高的出井水温的需求。
目前,在地热注入井和采出井完钻以后,采用直接投产的方式进行地热生产。前期采出水量和温度,可以满足需求;然而,一段时间以后,采出水量递减幅度很大,采出水的温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所需。因此,需要对地热注入井和采出井进行措施改造,以满足较大采出量和较高采水温度的需求。
砂岩地层均存在非均质性。地层矿物岩石表面的润湿性不一致,亲水性表面、非亲水性表面共存。根据文献报道,大部分岩石表面以亲水性居多;加之,地层孔隙或裂缝是普遍存在的,受到毛细管力作用,当外来水相进入地层后,容易形成“水锁”,造成注入水进入地层后,被“滞留”在地层中,采出率下降。因而,只有将地层岩石表面,也就是注入水流经过的表面,进行润湿性转变,使其由亲水性转变为非亲水性,提高水相的渗出能力,才能实现降低注入压力还可以增大水相的流经面积,从而提高水流经地层时的热交换率,进而提高采出水的温度和采出水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17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两轮摩托车用轮胎
 - 下一篇:数值分布判断调控平台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