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泵送结构轻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01105.2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4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杨建宁;周金金;杜雪刚;息雪立;隗功磊;宋龙;刘雅文;王少泽;王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金隅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2 | 分类号: | C04B28/02;C04B111/4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孟玉寒 |
地址: | 05134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骨料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泵送结构轻骨料混凝土,所述轻骨料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泥299‑362、粉煤灰69‑81份、矿粉85‑97份、细骨料710‑827份、粗骨料496‑635份、水170‑210份及外加剂8.5‑12.4份。本发明制备的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了LC30至LC50,LC30、LC40及LC50强度等级对应的强度分别高达36.5 MPa、47.9 MPa、53.5MPa,分别达到设计强度的122%、120%和107%,制备的混凝土出机状态良好,吸水率低,坍落度低至220,1h坍落度低至160,和易性良好,均符合泵送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泵送结构轻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混凝土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轻骨料混凝土按照用途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保温轻骨料混凝土,主要用于保温的围护结构或热工构筑物,强度等级为LC5.0,密度等级≤800kg/m3;第二类是结构保温轻骨料混凝土,主要用于既承重又保温的围护结构,其强度等级为LC5.0-LC15,密度等级为800-1400kg/m3;第三类是结构轻骨料混凝土,主要用于承重构件或构建物,强度等级为LC15-LC60,密度等级为1400-1900kg/m3。
结构轻骨料混凝土是一种轻质高强、保温耐火、减震抗震性和耐久性良好的混凝土,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与民用建筑及道路、桥梁等工程中,具有很好的技术经济效益。随着建设事业的发展,“高强、轻质”已成为混凝土的发展趋势。此外,轻骨料空隙率和吸水率比普通骨料大,因此,轻骨料混凝土的泵送比普通混凝土困难得多。在泵送压力下,轻骨料会急剧吸收拌合物中的水分,使泵送管道内的拌合物坍落度明显增大,和易性变差,影响泵送。而当压力消失后,轻骨料内部吸收的水分又会释放出来,影响轻骨料混凝土的凝结和硬化后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现有技术弊端,提供一种泵送结构轻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优化混凝土配方保证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LC30及以上,且满足泵送的要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泵送结构轻骨料混凝土,所述轻骨料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泥299-362份、粉煤灰69-81份、矿粉85-97份、细骨料710-827份、粗骨料496-635份、水170-210份及外加剂8.5-12.4份。
上述泵送结构轻骨料混凝土,优选的,所述轻骨料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泥312-362份、粉煤灰72-81份、矿粉85-97份、细骨料710-827份、粗骨料496-595份、水170-195份及外加剂9.9-11.3份。
上述泵送结构轻骨料混凝土,所述粗骨料堆积密度≥600kg/m3,其为浮石或页岩陶粒。
上述泵送结构轻骨料混凝土,所述粗骨料为浮石时,其为碎石型,颗粒级配为5-16mm连续粒级,堆积密度为670kg/m3-690 kg/m3;所述粗骨料为页岩陶粒时,其为碎石型,颗粒级配为5-20mm连续粒级,堆积密度为860kg/m3-880kg/m3。
上述泵送结构轻骨料混凝土,所述细骨料为天然中砂,其砂率为43%-44%,细度模数为2.4-2.6,堆积密度为1450kg/m3-1470kg/m3,表观密度为2650kg/m3-2760 kg/m3。
上述泵送结构轻骨料混凝土,所述粉煤灰为Ⅱ级粉煤灰,其细度为13%-19%,烧失量为4.0%-6.0%;所述矿粉为S95级矿粉,其比表面积为415m2/kg-430m2/kg,流动度比为100%-1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金隅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金隅混凝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11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