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桥面柔性铺装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01058.1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11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戴中伟;连城;仇隐;周志锋;何学春;许鹏;郭志超;魏永红;张继凯;付伟奇;任盼峰;宋亚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8 | 分类号: | E01D19/08;C08L95/00;C08L33/02;C08L75/04;C08L91/06;C08L91/00;C08K13/04;C08K7/08;C08K3/36;C08K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面 柔性 路面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一种钢桥面柔性铺装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防水结构层内至少设有一层玄武岩纤维布层,或在防水结构层内设有玄武岩纤维,或在防水结构层内玄武岩纤维和玄武岩纤维布层;在防水层上端面上设有硅砂层,在硅砂层上端面上设有铺装下层,铺装下层上端面上设有粘层,粘层上端面上设有耐磨疏水层;在防水层上端面两侧边上纵桥向设有耐热导水管,耐热导水管的管壁上密布有导水通孔。本发明能解决双层SMA铺装抗开裂性能不强导致沥青铺装层产生微小裂缝的问题,能用较低成本,克服己有技术的不足,可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钢桥面柔性铺装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桥梁的主流结构钢桥面上铺装是将沥青铺装材料直接铺在钢桥面板上,由于钢桥面板柔度大,在行车辆荷载与温度变化、风载、地震等自然因素共同影响下,其受力和变形较地面的公路路面或机场道面的铺装复杂得多。钢桥面受重型车辆荷载作用下,钢桥面板局部变形更大,桥梁的各横纵向加劲肋、横纵隔板与桥面板焊接处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从而导致铺装层受力复杂,局部应变较大。同时钢桥面板的温差大,防水防锈及层间结合要求高,其使用寿命也低于普通路面。
目前世界上钢桥面上铺装结构使用效果较好的有三类:双层SMA;浇筑式沥青混凝土(GA10) 十高弹SMA;双层美国环氧沥青混凝土。其中双层SMA由于施工简单为常用钢桥面上铺装结构,双层SMA铺装由防水粘结层、铺装下层和铺装上层所构成,防水粘结层主要起到防止水下渗、保护粘结钢板和铺装作用,铺装下层和铺装上层分别起防水和为车辆行驶提供足够的摩擦力。双层SMA铺装相对普通沥青混合料来说具有较好的密水性和抗疲劳强度,具有良好的抗高温和抗车辙性能,但双层SMA铺装抗开裂性能不强导致沥青铺装层产生微小裂缝,随着雨水侵入,沥青铺装层进而产生推移和坑槽等病害,降低钢桥面及铺装结构的使用寿命。
解决双层SMA铺装抗开裂性能不强导致沥青铺装层产生微小裂缝的问题是钢桥面上铺装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钢桥面柔性铺装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能解决双层SMA铺装抗开裂性能不强导致沥青铺装层产生微小裂缝的问题,能用较低成本,克服己有技术的不足。
为此,本发明的一种钢桥面柔性铺装结构, 包括钢桥面板。在钢桥面板上端面上设有粘结层,粘结层上端面上设有防水层构成防水结构层,在防水结构层内至少设有一层玄武岩纤维布层,或在防水结构层内设有玄武岩纤维,或在防水结构层内玄武岩纤维和玄武岩纤维布层;在防水层上端面上设有硅砂层,在硅砂层上端面上设有铺装下层,铺装下层上端面上设有粘层,粘层上端面上设有耐磨疏水层。在防水层上端面两侧边上纵桥向设有耐热导水管,耐热导水管的管壁上密布有导水通孔,耐热导水管相通位于桥面两侧的桥面排水口,桥面排水口通过排水管与地面排水道相通。
优选的,所述的防水结构层内的玄武岩纤维是通过防水结构层材料在浆液状态下加入材料中,玄武岩纤维的加入量占材料总体重量的1%~5%。
优选的,所述的防水结构层是在钢桥面板上端面上涂有一层粘结层,粘结层上端设有一层玄武岩纤维布层,在玄武岩纤维布层上涂有至少一层能浸过武岩纤维布层且与粘结层上端粘合一体防水层;
或在钢桥面板上端面上涂有一层粘结层,粘结层上端设有一层玄武岩纤维布层,在玄武岩纤维布层上涂有至少一层加有玄武岩纤维的防水层;
或在钢桥面板上端面上涂有一层粘结层,粘结层上端至少设有一层加有玄武岩纤维的防水层;
或在钢桥面板上端面上涂有一层加有玄武岩纤维的粘结层,粘结层上端至少设有一层加有玄武岩纤维的防水层。
优选的,所述的粘结层的材料为溶剂型沥青橡胶粘结剂、环氧沥青粘结剂、环氧树脂粘结剂、丙烯酸树脂粘结剂、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10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