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塑性耐油耐高温耐熔损型TPE电线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00930.0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05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家诚;张成;孟琦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宝聚合物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3/02 | 分类号: | C08L53/02;C08L23/06;C08L91/00;C08L51/06;C08K5/3492;C08K5/5313;H01B3/44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王晓东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性 耐高温 耐熔损型 tpe 电线 料及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塑性耐油耐高温耐熔损型TPE电线料及其制备方法,热塑性耐油耐高温耐熔损型TPE电线料,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SEBS20~30%、聚乙烯15~25%、加氢基础油8~15%、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弹性体5~10%、复合阻燃剂20~30%以及抗氧助剂0.5~1%。本发明能够解决普通阻燃TPE不耐高温以及不耐油的问题,还可以解决辐照交联TPE辐照后力学性能下降的问题,同时本发明所述产品可以在常规电线电缆基础设备上生产并且可以重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线电缆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热塑性耐油耐高温耐熔损型TPE电线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热塑性耐油耐高温耐熔损型TPE电线料是为满足电子线高耐温、耐矿物油、耐熔损、无卤无毒等特性而开发的一种环保型电线材料。它是使用SEBS和聚乙烯作为基材,用加氢基础油增加可塑性,并辅以二乙基次膦酸铝和三聚氰胺尿酸盐为阻燃剂,经共混、塑化、造粒而成的热塑性电线料。
常规阻燃TPE电线料的材料表面比较光滑细腻,但是耐熔损性很差,耐高温能力也只能做到UL105℃,并不能达到UL125℃;因为SEBS本身可交联型比较差,而且聚丙烯进行辐照后分子链会断裂,所以常规TPE进行交联后物理性能会变差,耐温性也不会的得到提高。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热塑性耐油耐高温耐熔损型TPE电线料,其能够解决普通阻燃TPE不耐高温以及不耐油的问题,还可以解决辐照交联TPE辐照后力学性能下降的问题,同时本发明所述产品可以在常规电线电缆基础设备上生产并且可以重复利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塑性耐油耐高温耐熔损型TPE电线料,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SEBS 20~30%、聚乙烯15~25%、加氢基础油8~15%、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弹性体5~10%、复合阻燃剂20~30%以及抗氧助剂0.5~1%。
作为本发明热塑性耐油耐高温耐熔损型TPE电线料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SEBS密度为0.908g/cm3,结合苯乙烯含量为31~35%。
作为本发明热塑性耐油耐高温耐熔损型TPE电线料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聚乙烯密度为0.913g/cm3,熔融指数为2.0g/10min。
作为本发明热塑性耐油耐高温耐熔损型TPE电线料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加氢基础油密度为0.84g/cm3,运动粘度为65~75mm2/s。
作为本发明热塑性耐油耐高温耐熔损型TPE电线料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弹性体接枝率为0.7~0.9%,熔融指数为0.8~1.2g/10min。
作为本发明热塑性耐油耐高温耐熔损型TPE电线料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复合阻燃剂为对二乙基次膦酸铝和三聚氰胺尿酸盐按质量比1:1共混制得;
其中,所述对二乙基次膦酸铝粉体颗粒的直径D50为2~3μm,所述三聚氰胺尿酸盐粉体颗粒的直径D50为13~17μm。
作为本发明热塑性耐油耐高温耐熔损型TPE电线料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抗氧助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与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按质量比1:1共混制得。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热塑性耐油耐高温耐熔损型TPE电线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宝聚合物江苏有限公司,未经欧宝聚合物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09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