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层建筑剪力墙筒体外伸墙帽建筑结构体系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00722.0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4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卢志东;王光;张奎波;黄子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亿联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56 | 分类号: | E04B2/56;E04B1/34;E04B1/19;E02D2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滨海街道***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层建筑 剪力 体外 伸墙帽 建筑结构 体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剪力墙筒体外伸墙帽建筑结构体系,包括基桩台、剪力墙筒体和固定框柱一和固定框柱二,剪力墙筒体和固定框柱一和固定框柱二均位于基桩台的上端,基桩台位于剪力墙筒体的外圈出设置有框型架梁,框型架梁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框柱一,基桩柱二与剪力墙筒体之间均固定连接的承接框梁二,框型架梁的两端且位于固定框柱一之间均设置有若干支撑框柱一,支撑框柱一与基桩柱一之间通过连接次梁一相连接,框型架梁的两侧且位于固定框柱二之间均设置有若干支撑框柱二,支撑框柱二与基桩柱二之间通过连接次梁二相连接。有益效果:使得其墙帽整体的重量通过桩基柱和剪力墙筒体共同分担,保证了结构的安全性,提高了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墙体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高层建筑剪力墙筒体外伸墙帽建筑结构体系。
背景技术
剪力墙筒体结构是将剪力墙集中到房屋的内部形成的空间封闭式的筒体。四周的剪力墙围成竖向薄壁筒和桩基柱组成竖向箱形截面的框筒,形成整体,整体抗风载荷。此类建筑结构多用于酒店和商场等服务或办公类场所,为了使建筑醒目,建筑开发商喜欢在正大门上方浇筑墙帽,用来设计造型以便进行宣传。现有剪力墙筒体和桩基柱大多通过横梁直接浇筑一体成型。在浇筑墙帽时,还得在桩基柱或剪力墙筒体上钻孔,以便对浇筑模板进行固定,会影响桩基柱和剪力墙筒体的局部强度,同时需要能够改善剪力墙筒体的受力,消除现有技术中框架梁以及次梁直接与剪力墙筒体相连接而产生应力过于集中的现象。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高层建筑剪力墙筒体外伸墙帽建筑结构体系,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层建筑剪力墙筒体外伸墙帽建筑结构体系,包括基桩台、剪力墙筒体和固定框柱一和固定框柱二,所述剪力墙筒体和所述固定框柱一和所述固定框柱二均位于所述基桩台的上端,所述基桩台位于所述剪力墙筒体的外圈出设置有框型架梁,所述框型架梁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固定框柱一,所述固定框柱一与所述剪力墙筒体之间均设置有连接框梁一,所述框型架梁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固定框柱二,所述固定框柱二与所述剪力墙筒体之间均设置有连接框梁二,所述基桩台的上端且位于所述连接框梁一之间的中部设置有若干基桩柱一,所述基桩柱一与所述剪力墙筒体之间均固定连接的承接框梁一,所述基桩台的上端且位于所述连接框梁二之间的中部设置有若干基桩柱二,所述基桩柱二与所述剪力墙筒体之间均固定连接的承接框梁二,所述框型架梁的两端且位于所述固定框柱一之间均设置有若干支撑框柱一,所述支撑框柱一与所述基桩柱一之间通过连接次梁一相连接,所述框型架梁的两侧且位于所述固定框柱二之间均设置有若干支撑框柱二,所述支撑框柱二与所述基桩柱二之间通过连接次梁二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基桩台、所述剪力墙筒体、所述固定框柱一和固定框柱二均通过钢筋与混凝土浇筑而成混凝土钢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框柱一、所述固定框柱二、所述支撑框柱一和所述支撑框柱二以及所述基桩柱均为竖向的混凝土钢筋柱。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框梁一、所述连接框梁二、所述承接框梁一、所述承接框梁二、所述连接次梁一和所述连接次梁二均为横向架设的承载梁。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框梁一和所述连接框梁二包括位于所述固定框柱一、所述固定框柱二与所述剪力墙筒体之间的框梁面筋,所述框梁面筋的中部设置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两端且靠近所述固定框柱一、所述固定框柱二与所述剪力墙筒体的一端均设置有限位牛腿,所述框梁面筋位于所述固定管的外部均套设有若干定位筋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亿联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亿联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07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