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温快烧硅酸锌结晶釉及制备陶瓷制品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99237.6 | 申请日: | 2020-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2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德化县新宇陶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3C8/16 | 分类号: | C03C8/16;C03C8/14;C04B41/86 |
| 代理公司: | 泉州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1 | 代理人: | 王伟强 |
| 地址: | 3625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硅酸 结晶 制备 陶瓷制品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陶瓷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高温快烧硅酸锌结晶釉及制备陶瓷制品的方法。高温快烧硅酸锌结晶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釉果22‑34份、玻璃粉18‑26份、滑石6‑10份、石英10‑12份、硅锌矿14‑19份、白云石15‑20份、碳酸钡3‑5份、石灰石12‑18份、着色剂8‑12份、引晶剂5‑10份、催化剂3‑8份。其制备方法的工艺为:步骤一、釉料配备、步骤二、泥浆制备、步骤三、施釉、步骤四、烧成。本发明陶瓷制品具晶体美观、分布均匀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高温快烧硅酸锌结晶釉及制备陶瓷制品的方法。
背景技术
结晶釉是在我国古色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人工晶花釉。基本特征是:在釉中或釉表面分离出许多各种形状的晶花。结晶釉发展历史悠久,它源于釉的分相与析晶。结晶釉种类很多,按选用的结晶剂可分为铁系结晶釉、硅酸锌结晶釉、硅酸钛结晶釉、硅锌钛结晶釉、锰结晶釉、铀结晶釉、砂金石釉等;按烧成温度可分为高温、中温和低温结晶釉;按晶体大小可分为粗结晶釉和微结晶釉两大类,粗结晶釉可凭肉眼看见,表面为完全或部分发达的众多结晶所覆盖,或结晶在釉表面的下部,封闭在玻璃质基体之中;微晶釉结晶很小,结晶形态基本上为针状、板状或微小的球状;按结晶釉的色彩分为白色、黑色、黄色、蓝色、变色等结晶釉。
硅酸锌材料是一种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较稳定的化学性质、较强的抗湿性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的材料,其用途十分广泛,在釉料、涂料、涂层、油漆以及发光基体材料研究中备受人们的关注。硅酸锌结晶釉料广泛用于陶瓷装饰中,掺入不同着色剂的硅酸锌结晶釉的艺术价值更加突出,使其具有更好的艺术欣赏性与装饰美感。而釉料的配方、施釉方法、釉层厚度、烧成与保温等方面的工艺调整直接影响晶体的形态,是提升陶瓷制品品质所需要控制的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高温快烧硅酸锌结晶釉及制备陶瓷制品的方法,本发明陶瓷制品具晶体美观、分布均匀的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高温快烧硅酸锌结晶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釉果22-34份、玻璃粉18-26份、滑石6-10份、石英10-12份、硅锌矿14-19份、白云石15-20份、碳酸钡3-5份、石灰石12-18份、着色剂8-12份、引晶剂5-10份、催化剂3-8份,所述着色剂为二氧化锰、氧化铜或氧化铁中的一种,所述催化剂为碳酸钠或碳酸钙,用于改变釉熔融物的局部粘度。
进一步地,所述引晶剂为氧化锌或二氧化钛。
进一步地,所述引晶剂为氧化锌。
进一步地,所述氧化锌的重量份为7份。
使用上述高温快烧硅酸锌结晶釉制备陶瓷制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重量份称取釉果22-34份、玻璃粉18-26份、滑石6-10份、石英10-12份、硅锌矿14-19份、白云石15-20份、碳酸钡3-5份、石灰石12-18份、着色剂8-12份、引晶剂5-10份、催化剂3-8份,粉碎后备用;
步骤二、将上述釉料混合,以料:球:水=1:3:6的比例进行球磨后过100-200目筛,得到浆料;
步骤三、将步骤三得到的浆料在陶瓷坯体上施釉,在25-28℃温度下晾干;
步骤四、将晾干后的坯体放入窑炉中,将温度提升至600-700℃,保温20-30min,然后将温度提升至1050-1140℃,保温1-2h,最后以1.5-2.5℃/min的速率进行降温,降温至23-25℃即得到高温快烧硅酸锌结晶釉陶瓷制品。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球磨时间为1.2-2h。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的施釉方式为浸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德化县新宇陶瓷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德化县新宇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92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