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非合作集群飞行目标的长航时低能耗拦截捕获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99171.0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1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杨跃能;胡文俊;张士峰;徐昕;张朝衍;黄淑锐;王奕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41H11/04 | 分类号: | F41H11/04 |
代理公司: | 长沙国科天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25 | 代理人: | 赵小龙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合作 集群 飞行 目标 长航时低 能耗 拦截 捕获 系统 | ||
1.一种针对非合作集群飞行目标的长航时低能耗拦截捕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浮空组件、捕获组件、配重组件与探测组件;
所述捕获组件由第一主索、第二主索以及第一主索与第二主索之间的若干纬线编织而成;
所述浮空组件包括若干浮空器,所述第一主索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吊设在各浮空器的下方;所述配重组件包括若干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吊设在第二主索上的配重件,以使得捕获组件在浮空器的浮力与配重件的重力作用下展开形成大面积的网幕;
所述探测组件包括若干设在浮空器上的探测单元,以用于探测识别空中的非合作集群飞行目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针对非合作集群飞行目标的长航时低能耗拦截捕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空器上最大直径处环绕周向安装刚性支架,所述刚性支架上等间隔设有多个可调整矢量方向的螺旋桨,以用于控制浮空器的六自由度运动以及多个浮空器之间的相对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针对非合作集群飞行目标的长航时低能耗拦截捕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的数量为四个,四个螺旋桨呈十字结构对称分布在刚性支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针对非合作集群飞行目标的长航时低能耗拦截捕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索、第二主索均为尼龙线;
所述纬线由尼龙线与导电碳纤维制成,其中,导电碳纤维为纬线的中芯,尼龙线从该中芯外围螺旋缠绕从而形成一股纬线,以使得纬线能够反射、吸收和衰减电磁信号,使得非合作集群飞行目标通信链路受到干扰甚至失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针对非合作集群飞行目标的长航时低能耗拦截捕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捕获组件中的纬线两两之间以X形交错打结,交织而成的网孔大小尺寸为5~15c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针对非合作集群飞行目标的长航时低能耗拦截捕获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探测单元的组合探测角度覆盖捕获组件周围的360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针对非合作集群飞行目标的长航时低能耗拦截捕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空器包括主气囊与副气囊,所述主气囊内填充有氦气,所述副气囊通过阀门与外界大气相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针对非合作集群飞行目标的长航时低能耗拦截捕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件为模块化的圆柱状铅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针对非合作集群飞行目标的长航时低能耗拦截捕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均为八字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917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