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细粒度事件和KPIs分析的异常原因获得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299021.X | 申请日: | 2020-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38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 发明(设计)人: | 李勋;陈立水;闫长江;唐亚哲;焦利彬;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6F11/30 | 分类号: | G06F11/30;G06F11/34;G06K9/62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安彦彦 |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细粒度 事件 kpis 分析 异常 原因 获得 方法 | ||
1.一种基于细粒度事件和KPIs分析的异常原因获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读取细粒度事件数据和原始KPIs数据;
步骤2:对输入的原始KPIs数据进行特征提取获得新的KPIs数据;
步骤3:将原始的KPIs数据进行快速聚类,将相似的KPIs归类成簇,先只对事件序列和簇“中心点”进行初步分析,为后续进一步相关性分析节约处理时间做准备;
步骤4:将细粒度事件数据和步骤3得到的每一类簇中心的特征提取后新的KPIs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得出结果;相关分析具体包括:这两者是否相关,如果相关,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
步骤5:所有的结果进行关系因果分析;
步骤6:生成异常因果图时,给出相关KPIs类中相似度前N项的KPIs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就可反向进行关系分析生成多因异常因果图;
步骤2的特征提取是通过时间序列提取不同异常波动的特征;
步骤2的特征提取是把原始KPIs数据中孤立点、转折点和异常区域三种不同的异常进行识别和有机的加权组合;
三类异常的提取方法:
(1)捕获孤立点异常方法:给定一个时间序列根据计算预测出t时刻的st的预测值期望值,用pt表示;用st-pt的值表示预测偏差Pe,即Pet=st-pt;如果偏差超出某个固定阈值,异常则被捕获;偏差数据在固定阈值内时,利用相对误差进行优化,相对误差
(2)捕获转折点异常方法;使用核密度估计误差的分布,然后用K-L散度来计算差异TP_e;
(3)捕获异常区域的方法:异常区域是与其他时间序列的平均偏差相比,偏差大于某个固定阈值的时间序列,计算时间序列的平均偏差相对于其他时间序列的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细粒度事件和KPIs分析的异常原因获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将相关性的判断转化为两样本问题,两样本假设检验的核心是判断两个样本是否来自相同的分布;首先选取事件发生前或者后对应的N段长为k的时序样本数据,用A1表示;样本组A2则是在时间序列上随机选取一系列长度为k的样本数据;样本集为A1并上A2;如果细粒度事件和时间序列相关,则A1和A2的分布不同,否则分布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细粒度事件和KPIs分析的异常原因获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进行生成异常因果图时,根据快速聚类的结果,首先判断事件序列和聚类结果集合中的“中心点”是否相关,如果相关,则将考察次事件序列和此聚类集合中的所有时间序列进行相关分析;否则,不再考察此聚类结果集合中的数据与事件序列之间的相关性;考虑每个簇中的前N项相关KPIs从而得到不同KPIs之间的波动的关联关系,反向推出导致这样的波动的细粒度的事件,每个细粒度事件和不同的KPIs会得到相关性数值;对于每个细粒度事件本文选择前k个相关度最高的KPIs组成集合,然后再根据KPIs聚类的结果处理;将各自的相关性按照事件关联顺序组织起来,形如,表示:细粒度事件FE发生后使得时间序列数据Si降低的变化进而影响时间序列数据Sj增加的变化;最终对多因进行可能性大小判断生成异常因果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未经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902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