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耐蚀的燃料电池双极板的多层复合碳涂层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298656.8 | 申请日: | 2020-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826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 发明(设计)人: | 黎焕明;毕飞飞;姜天豪;胡鹏;蓝树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治臻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8/0213 | 分类号: | H01M8/0213;H01M8/0228;H01M8/0243;H01M8/0245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 代理人: | 陈颖洁;王佳妮 |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新区自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耐蚀 燃料电池 极板 多层 复合 涂层 | ||
1.一种高耐蚀的燃料电池双极板的多层复合碳涂层,其特征在于,包括:覆盖在双极板金属基材表面上的扩散渗透层;覆盖在所述扩散渗透层上表面的致密耐蚀层;以及覆盖在所述致密耐蚀层上表面的性能调控层;
所述扩散渗透层的材料为C、N、Si、SiC、SiO2和Si3N4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成分组成;所述致密耐蚀层的材料由质量分数≥80%的非晶态碳、≤20%的氢元素和≤5%的氧元素构成;所述性能调控层的材料包括质量分数为80%~99%的C元素,掺杂0~10%的Si元素、0~10%的F元素、0~5%的O元素、0~10%的N元素或1%~20%的H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致密耐蚀层的内部或表面嵌有随机分布的金刚石颗粒或类金刚石碳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复合碳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渗透层的厚度为50~300nm,所述扩散渗透层材料为C,其部分渗透进入所述双极板金属基材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复合碳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渗透层的制备方法包括等离子体扩散和/或等离子体注入,扩散温度为400~8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复合碳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刚石或类金刚石碳颗粒具有≥1.0V的自腐蚀电位,在所述致密耐蚀层表面的覆盖率为5%~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复合碳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密耐蚀层的厚度为10~300nm,颗粒尺寸≤2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复合碳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性能调控层的厚度为5~50n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复合碳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密耐蚀层与所述性能调控层交替多层沉积,层数为2~10,且最外一层为所述性能调控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复合碳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密耐蚀层和所述性能调控层中随机分布着质量分数为1%~10%的片状石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复合碳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密耐蚀层中的金刚石或类金刚石碳颗粒有部分穿过所述性能调控层裸露于其表面,所述金刚石或类金刚石碳颗粒在所述性能调控层表面的覆盖率为3%~3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复合碳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密耐蚀层和所述性能调控层采用等离子辅助化学气相沉积方法进行沉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治臻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治臻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865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