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拉伸矫直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98382.2 | 申请日: | 2020-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7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洪月 |
| 主分类号: | B21D43/08 | 分类号: | B21D43/08;B21D37/16;B23D79/04;B08B1/00;B24B27/033;B21D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伸 矫直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金属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拉伸矫直装置,包括机体,初步清理机构,冷却机构和深度清理机构;所述机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上端通过传送带转动连接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对称设在机体的上表面两侧,冷却机构的外侧设有初步清理机构;当铝型材在装置内传输时,会经由传动轮的转动使其开始转动,在铝型材发生转动时,其外表面会与清理轮外表面的刮除板形成转动相切的状态,即使得刮除板会均匀的对铝型材外表面较大的毛刺进行刮除,从而初步实现对铝型材表面毛刺的清理效果,同时还能避免较大的毛刺导致铝型材的直径变大无法通过传动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拉伸矫直装置。
背景技术
张力矫直是指对轧件,带材或型材坯料施加超过材料屈服极限的纵向拉力,使之产生塑性延伸而实现的形状缺陷的矫正,又称拉伸矫直。
通过比较各种工艺路线发现:不管通过哪种方式获得的铝型材,都需要经过拉拔工艺获得最终的精确尺寸、表面光洁度和客户要求的硬度,然后通过定尺截取获得用户需要的最终产品。这些工艺的不足在于拉拔和矫直工艺分开进行,增加工艺步骤,工厂需要付出更多人力和工时成本、需要更长的生产时间、生产不能连续化、产品长度尺寸难以精确保证。另外对于铝型材的矫直,现有的矫直工艺都比较复杂费时,同时在对铝型材进行拉伸和矫直的过程中,铝型材表面通常会产生大量的毛刺和氧化皮,而毛刺和氧化皮的去除通常都是靠后期人为进行,使得整个加工过程时间大大增长,同时还会进一步造成人力和工时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拉伸矫直装置,包括机体,初步清理机构,冷却机构和深度清理机构;所述机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上端通过传送带转动连接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对称设在机体的上表面两侧,冷却机构的外侧设有初步清理机构;所述初步清理机构对称固定安装在机体的上端两侧外表面,初步清理机构包括安装架,引导轮,清理轮和入料口;所述安装架对称固定安装在机体的两端上表面,安装架的右端前后滑动安装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开设在机体的右侧上端,入料口的左侧设有引导轮;所述引导轮转动安装在安装架的内部下端,引导轮的上端转动安装有清理轮,引导轮的外表面开设有引导槽;所述清理轮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刮除板;所述刮除板与引导槽呈相对水平垂直状态。
所述安装架的内侧设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对称设在机体的中部上表面两侧,冷却机构包括传动轮,安装环,挤压杆,橡胶管,定位杆,伸缩杆,阻隔板,进气口和出气口;左侧所述传动轮与电机转动连接,传动轮的外侧设有安装环,传动轮的外壁内部均匀固定安装有橡胶管;所述安装环的壁中穿插垂直固定连接有挤压杆;所述橡胶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上端对称铰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端滑动铰接在橡胶管的上端内壁中,伸缩杆的外端固定安装有阻隔板;所述阻隔板设置为弧形,阻隔板的弧度与橡胶管的内壁弧度设置为一致,阻隔板的外侧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对称开设在橡胶管的两端上壁中;所述定位杆的下侧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传动轮的内部连通;使用时,即可将铝型材通过入料口送入装置内部,当铝型材通过入料口时会进入到引导轮的引导槽中,并接着通过传动轮,当铝型材在装置内传输时,会经由传动轮的转动使其开始转动,在铝型材发生转动时,其外表面会与清理轮外表面的刮除板形成转动相切的状态,即使得刮除板会均匀的对铝型材外表面较大的毛刺进行刮除,从而初步实现对铝型材表面毛刺的清理效果,同时还能避免较大的毛刺导致铝型材的直径变大无法通过传动轮,当铝型材在传动轮内传输且传动轮发生转动时,会使得其外侧安装环上的挤压杆呈均匀间隔对橡胶管的外侧进行挤压,从而促使其内部的伸缩杆沿着橡胶管的内壁向两侧滑动,从而通过伸缩杆外侧的组隔板将进气口进行堵塞,而挤压杆此时再对橡胶管进行挤压时会使得橡胶管内部的气体通过下侧的出气口进入到传动轮内部,从而对铝型材进行吹气冷却,使得铝型材快速成型,避免铝型材通过矫直装置后还未定型再度形成毛刺,同时也不利于铝型材的收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洪月,未经王洪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83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射频电路
- 下一篇:一种基于静态畴的光控开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