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镜头测试系统及镜头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98219.6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2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明;宋青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丘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1/04 | 分类号: | G01M1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边晓红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镜头 测试 系统 方法 | ||
1.一种镜头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可变物距光学系统,包括光源和光电感应器;
测试平台,包括加热器、移动平台和反光镜,所述加热器用于承载并加热待测镜头,所述反光镜位于所述移动平台上,所述反光镜位于所述加热器的下方;
准直透镜,所述准直透镜设置于所述可变物距光学系统与所述测试平台之间,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经过所述准直透镜、所述待测镜头和所述反光镜,经所述反光镜反射后经过所述待测镜头、所述准直透镜,所述光电感应器可接收所述反光镜反射的光;
所述可变物距光学系统和所述移动平台均可沿所述准直透镜的光轴方向上下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物距光学系统还包括十字分划板,所述光源与所述十字分划板沿所述准直透镜的光轴上下相对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物距光学系统还包括分光棱镜,所述光源与所述分光棱镜沿所述准直透镜的光轴上下相对设置,所述光电感应器设置于所述分光棱镜的一侧,经过所述反光镜反射的光线由所述分光棱镜反射后入射至所述光电感应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物距光学系统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光源、所述十字分划板、所述分光棱镜以及所述光电感应器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头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物距光学系统还包括第一位移驱动器,所述安装架与所述第一位移驱动器连接,所述第一位移驱动器用于驱使所述安装架沿所述准直透镜的光轴上下移动。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镜头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平台还包括第二位移驱动器,所述第二位移驱动器用于驱使所述测试平台沿所述准直透镜的光轴上下移动。
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镜头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台还包括第三位移驱动器,所述第三位移驱动器用于驱使所述反光镜沿所述准直透镜的光轴上下移动。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镜头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包括用于承载所述待测镜头的承载台,所述承载台与所述准直透镜的光轴垂直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镜头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镜、所述移动平台与所述准直透镜的光轴垂直设置。
10.一种镜头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利用权利要求2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镜头测试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温度为T1时,测试所述待测镜头的焦距F1,测试步骤包括:首先,调节所述可变物距光学系统的位置,使所述可变物距光学系统产生一平行光;之后,调节所述反光镜的位置,使所述光电感应器中显示出清晰的十字,并记录所述移动平台的刻度Y1;接着,调节所述可变物距光学系统的位置,使所述待测镜头产生第一物距X1,再次调节所述反光镜的位置,使所述光电感应器中显示出清晰的十字,并记录所述移动平台的刻度Y2;所述待测镜头的焦距F1=(X1·(Y2-Y1))1/2;
在加热时测试所述待测镜头的焦距F2,测试步骤包括:首先,利用所述加热器对所述待测镜头从温度T1加热至温度T2后,调节所述可变物距光学系统的位置,使所述可变物距光学系统产生一平行光;之后,调节所述反光镜的位置,使所述光电感应器中显示出清晰的十字,并记录所述移动平台的刻度Y3;接着,调节所述可变物距光学系统的位置,使所述待测镜头产生第二物距X2,再次调节所述反光镜的位置,使所述光电感应器中显示出清晰的十字,并记录所述移动平台的刻度Y4;所述待测镜头的焦距F2=(X2·(Y4-Y3))1/2。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镜头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镜头在温度T1变化到温度T2后,所述待测镜头的前焦距变化为F2-F1;所述待测镜头在温度T1变化到温度T2后,所述待测镜头的后焦距变化为Y3-F1;所述待测镜头在温度T1变化到温度T2后,所述待测镜头的像方主面的移动量为(Y3-F2)-(Y1-F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丘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丘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821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百叶窗式弃分流井
- 下一篇:一种手势识别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