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阿斯巴甜加工用原材料称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98119.3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5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徐堃;李正华;顾汉章;段未冬;田春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汉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7/06 | 分类号: | G01G17/06;G01G23/00;G05D23/0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王巍巍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阿斯巴甜加 工用 原材料 称重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阿斯巴甜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阿斯巴甜加工用原材料称重方法,针对现有的对阿斯巴甜原料称重的方式大多采用人工进行,效率较低,浪费人力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以下步骤:S1:将原料放进存储箱内进行存放,存储箱的底部设有电磁阀B;S2:在存储箱内设置一组搅拌机构,搅拌机构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同时搅拌机构还连接有计时器,通过控制器控制搅拌机构运行,对存储箱内的原料进行搅拌;S3:在存储箱上设有温控器,温控器对存储箱内的温度进行控制,由存储箱向称重箱内添加原料,本发明可以节省人力,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且可以使原料更加均匀,不会沉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阿斯巴甜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阿斯巴甜加工用原材料称重方法。
背景技术
天门冬酰苯丙胺酸甲酯俗称阿斯巴甜,化学式为C14H18N2O5,在室温下以白色粉末的状态存在,是一种天然功能性低聚糖,甜度高、不易潮解、不致龋齿,糖尿病患者可食用。阿斯巴甜因其热量极低,又具有较高的甜度,可添加于饮料、药制品或无糖口香糖中作为糖替代品。1g的阿斯巴甜大约可释放约4186kJ/kg的热量,而且2.8mg/dl的阿斯巴甜就可以让人感觉到甜味,故可以忽略少量阿斯巴甜所产生热量,阿斯巴甜水溶液在一定的温度和酸性pH条件下,其酯键能被水解生成天冬氨酰苯丙氨酸和甲醇。在中性、碱性(pH7)或受热条件下,或经环化作用消去甲醇形成环天冬氨酰苯丙氨酸。最终,天冬氨酰苯丙氨酸还会继续水解生成2个单独的氨基酸-天冬氨酸和苯丙氨酸。阿斯巴甜加工过程如下:通过将甲酸、乙酸酐、L-天冬氨酸进行投料、反应制得N-甲酰-α-L-天冬氨酸酐,然后加入氢氧化钠反应制得N-甲酰-α-L-天冬氨酰-L-苯丙氨酸,再加入甲醇、盐酸、水反应制得α-L-天冬氨酰-L-苯丙氨酸甲酯盐酸盐,接着加入水制得湿品阿斯巴甜,最后通过后处理得到成品阿斯巴甜,阿斯巴甜在生产时需要对原料进行称重。
现有技术中,对阿斯巴甜原料称重的方式大多采用人工进行,效率较低,浪费人力,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阿斯巴甜加工用原材料称重方法,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对阿斯巴甜原料称重的方式大多采用人工进行,效率较低,浪费人力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阿斯巴甜加工用原材料称重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阿斯巴甜加工用原材料称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原料放进存储箱内进行存放,存储箱的底部设有电磁阀B;
S2:在存储箱内设置一组搅拌机构,搅拌机构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同时搅拌机构还连接有计时器,通过控制器控制搅拌机构运行,对存储箱内的原料进行搅拌;
S3:在存储箱上设有温控器,温控器对存储箱内的温度进行控制,由存储箱向称重箱内添加原料;
S4:通过称重箱内的重量传感器对原料的重量进行监测,监测的数据传输至控制器;
S5:控制器接收的数据与预设的数据进行对比,对比一致时,存储箱停止放料,称重箱内的电磁阀A打开,将称重后的原料排出。
优选的,所述S2中,通过控制器控制搅拌机构运行,搅拌机构运行时,通过计时器进行计时,当达到预设的时间后,搅拌机构停止运行。
优选的,所述S3中,由存储箱向称重箱内添加原料,加料时,控制器控制存储箱底部的电磁阀B打开,使原料从存储箱底部的出料口排出。
优选的,所述S1中,将原料放进存储箱内进行存放,通过液位传感器对存储箱内的原料进行监测,监测的数据传输至控制器,当数据低于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报警器进行报警。
优选的,所述预设时间为1-5min,搅拌机构的搅拌速度为300-400r/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汉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汉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81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