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菊芋花花茶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98105.1 | 申请日: | 2020-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5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 发明(设计)人: | 赵俊宏;曹长青;王红星;李峥;陈世鹏;樊燕鸽;薛宝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限公司;河南省科学院 |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 代理公司: | 郑州立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6 | 代理人: | 田磊 |
| 地址: | 450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菊芋 花茶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保健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有机菊芋花花茶及其制作方法,包括采摘、清洗、晾晒、紫外线辐射、预冷冻及冷冻干燥等处理,在定量分析菊芋花花茶的营养组分及生物活性物质的基础上,确定菊芋花花茶的制作方法,限定制作过程中各处理步骤及处理条件,采用冷冻干燥工艺,不仅能保持菊芋花的色泽、香气和花型,并能最大程度的保留菊芋花中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获得色、香、味、形俱佳的菊芋花花茶,本发明制备的菊芋花花茶的含水量≤5%,使得其保存时间大大延长,同时在在防癌、抗癌、抑菌、消炎、降糖、降压、降脂、抗氧化、抗突变、美容养颜、调理气色等功效方面得到更好的保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健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机菊芋花花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inn)属菊科(Compositae)向日葵属(HelianthusL.)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洋姜,是一种集经济价值、药用价值、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于一身的生态、粗放型经济作物,在菊芋的生长整个过程中不需要额外施肥和打药除虫等人工操作。菊芋在地下可形成富含低聚果糖的茎块,地上粗纤维含量较高的秸秆可做牲畜饲料,菊芋叶片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菊芋一般在每年的9月份开花,根据菊芋品种和地域不同花期不一,最长的可达120天,花期短的大概20多天。菊芋花属于舌状花,舌片金黄色,长椭圆形,管状花,花冠黄色。菊芋花长在菊芋茎高2米的枝头,极具观赏价值。
生态有机的菊芋花含有丰富的酚酸类化合物如绿原酸、黄酮类化合物如槲皮素、菊糖如低聚果糖、花青素如β-类胡萝卜素、蛋白质、氨基酸和维生素等生物活性物质,同时还有丰富的钙、镁、铁、锌、锰,硒等微量元素。因此,菊芋花具有防癌、抗癌、抑菌、消炎、降糖、降压、降脂、抗氧化、抗突变、美容养颜、调理气色等功效,同时还有比较高的欣赏价值和食用价值,具有广泛的开发前景。
目前菊芋花的开发和应用尚未形成产业化发展模式。当前菊芋花的保存方式主要是采摘后在80-120 ℃高温下微波干燥10-30 min、60-70 ℃温度下烘焙30-40 min以及2-5h 于80-110 ℃提香(如CN201610121613),而CN201610510468则采用温度45-50 ℃和55-60℃下分别进行烘焙18-24 h和20-26 min,以及温度85-90 ℃下高温杀青14-16 min,这些专利申请中都采用高温下的烘焙或微波干燥进行菊芋花的脱水以有利于保存。但是,这些专利制作菊芋花茶的方式都有很严重的弊端,如CN201610510468制作的菊芋花花茶含水量仍然在8-10%,严重影响菊芋花茶的保存时间;其次是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的高温会导致菊芋花中生物活性物质特别是绿原酸、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大大流失;另外是制作菊芋花茶的过程容易破坏菊芋花型,同时口感、色泽也不同程度的变差或降低,大大影响菊芋花茶的品相。
目前,按以上专利技术或常规方法制作的菊芋花茶中生物活性物质如绿原酸含量很低或基本没有(绿原酸易受高温或微波影响而破坏),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流失严重,色泽暗褐,口感苦涩,花型碎乱等。急需对其制备工艺进行改造,以生产高质量、高品质、高生物活性的菊芋花花茶。
发明内容
鉴于此,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菊芋花花茶及其制作方法,以获得较高生物活性物质和营养价值,同时具有花型完整,色泽艳丽,口感清香的菊芋花茶。采用该方法制作的菊芋花花茶含水量控制在5%以内,因此菊芋花花茶的保存时间大大延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有机菊芋花花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进入盛花期10-15天之间的菊芋花并进行分拣和清洗;
(2)将清洗过以后的菊芋花整理好后置于25 ℃以下的避光环境中晾晒0.5-1h 以后进行紫外线辐射杀菌1-2h;
(3)将经过杀菌的菊芋花逐层放置于冰箱或冰柜中,在不高于-18 ℃下预冷冻6-8 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限公司;河南省科学院,未经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限公司;河南省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81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自动套袋撑口结构的塑封袋包装设备
- 下一篇:一种泵的空转保护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