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散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97861.2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0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汪志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新会区宏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B01D5/00;B01D46/12;B01D5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100 广东省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机网络 信息技术 散热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散热装置,包括包括机箱与底座,所述机箱一侧连接有吸气管,所述吸气管的另一侧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的一侧安装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内部的顶部安装有四个冷凝片,所述冷凝器内部的底部安装有三个冷凝片;本发明设置了风机、冷凝器和干燥器,通过风机将机箱内部带有湿度的空气抽离,然后通过冷凝器和干燥器将空气湿度降低再通过出气管返回机箱内部,既达到了降温的效果,也去除了空气中的水蒸气,避免了冬天机箱温度升高时水蒸气凝结成水珠造成设备损坏的情况发生,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能与续航的稳定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网络是按照网络协议,将地球上分散的、独立的计算机相互连接的集合。计算机网络包括计算机和网络两部分.其中计算机又称电子计算机,俗称电脑,是一种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由硬件和软件所组成,没有安装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常见的形式有台式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大型计算机等,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
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散热装置,作用在于可以实现在降温的设备上起到快速降温和设备养护的技术功能,在目前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散热装置在使用上只能靠现有技术构造的降温措施进行散热,散热缓慢,且在冬天装置散热缓慢使机箱升温过快而造成机箱内外温度差异过大,易使空气中水蒸气凝结依附在设备上而导致损坏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散热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散热缓慢和水蒸气凝结导致设备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散热装置,包括机箱与底座,所述机箱一侧连接有吸气管,所述吸气管的另一侧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的一侧安装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内部的顶部安装有四个冷凝片,所述冷凝器内部的底部安装有三个冷凝片,位于所述冷凝器内部底部的三个所述冷凝片的底端开设有孔槽,所述冷凝器的一侧远离风机的方向安装有干燥器,所述干燥器的一侧连接有出气管。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一侧设置有卡扣,每两个所述卡扣的中间部分安装有冷却管,所述散热片与冷却管通过卡扣卡合连接,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一侧设置有水箱。
优选的,所述吸气管与出气管的一侧均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共设置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卡销,所述机箱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销与卡槽为卡合连接,所述卡销与卡槽均设置有四个。
优选的,所述冷凝器的一侧连接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的一侧远离冷凝器的方向连接有水箱。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所述行走轮共设置有四个。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设置了风机、冷凝器和干燥器,通过风机将机箱内部带有湿度的空气抽离,然后通过冷凝器和干燥器将空气湿度降低再通过出气管返回机箱内部,既达到了降温的效果,也去除了空气中的水蒸气,避免了冬天机箱温度升高时水蒸气凝结成水珠造成设备损坏的情况发生,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能与续航的稳定性能。
(2)本发明设置了散热片与冷却管,冷却管与水箱和水泵连接,使得水箱中的冷却液可以在冷却管中循环,冷却管与散热片固定在一起,提高了散热片的散热效率,加快了散热片的降温速度,提升了散热片的降温效果,并且,在底座的一侧设置有卡销,通过卡销与卡槽的卡合连接安装底座,使底座的安装更加简单快捷。
(3)本发明设置了滤网,通过滤网将机箱内部的灰尘吸收与过滤,减少了机箱内部的灰尘,避免了因灰尘太多影响设备运行的问题,利于设备的长期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新会区宏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新会区宏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78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