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M个直流电源模块与N个输出负载切换模块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97746.5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4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薛建仁;于开阳;花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国信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张苏沛 |
地址: | 21003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电源模块 输出 负载 切换 模块 电路 | ||
1.一种M个直流电源模块与N个输出控制模块的切换电路,由M个直流电源模块MK与N个输出负载切换模块OUT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M个直流电源模块MK的正负电极依次水平放置,所述N个输出负载切换模块OUT的正负极依次垂直放置,所述M个直流电源模块MK正负极与N个输出负载切换模块OUT正负极形成M×N个节点;每一个节点设置一个节点切换开关K,所述节点切换开关K将直流电源模块MK的正负极与输出负载切换模块OUT的正负极分别连接,构成输出通路;其中M大于等于2,N大于等于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个直流电源模块与N个输出控制模块的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切换开关K由直流继电器一(5)、直流继电器二(6)、直流继电器三(7)和固态功率管(8)组成;所述节点切换开关K具有正极和负极两个通路;所述直流继电器一(5)接在所述直流电源模块MK的负极和输出负载切换模块OUT的负极之间,形成负极通路;所述直流继电器二(6)、直流继电器三(7)和固态功率管(8)组成正极通路,接在所述直流电源模块MK的正极和输出负载切换模块OUT的正极之间;所述直流继电器三(7)与固态功率管(8)为串联连接,所述直流继电器二(6)并联在直流继电器三(7)和固态功率管(8)组成的串联电路两端,所述直流继电器二(6)闭合时,形成直流继电器三(7)和固态功率管(8)的旁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M个直流电源模块与N个输出控制模块的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负载切换模块OUT的输出回路中,串接有输出直流继电器四(2)、直流电能表(3)和泄露电阻检测单元(4);所述泄露电阻检测单元(4)的证和负检测端分别与输出负载切换模块OUT的OUT+和OUT-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M个直流电源模块与N个输出控制模块的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继电器一(5)、直流继电器二(6)、直流继电器三(7)、直流继电器四(2)和固态功率管(8)接通次序是先闭合直流继电器四(2)、直流继电器一(5)、直流继电器三(7),再闭合固态功率管(8),回路稳定后,再闭合旁路直流继电器二(6);断开次序是首先打开旁路直流继电器二(6),再关断固态功率管(8),再依次打开直流继电器一(5)、直流继电器三(7)、直流继电器四(2);其接通或断开次序,受控于输出负载切换模块OUT的微处理器MCU。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M个直流电源模块与N个输出控制模块的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负载切换模块OUT的输出正负电极采用正母排(9)和负母排(10)输出,正母排(9)和负母排(10)之间利用直流继电器一(5)、直流继电器二(6)、直流继电器三(7)做支撑,将正母排(9)和负母排(10)相互固定为整体结构;所述固态功率管(8)贴装在输出正母排(9)上,利用正母排(9)为固态功率管(8)散热;所述直流继电器四(2)、直流电能表(3)串接在输出负载切换模块OUT的正母排(9)和负母排(10)之间或输出端子OUT+和输出端子OUT-之间;所述直流电能表(3)和泄露电阻检测单元(4)以插板形式安装固定在输出端子OU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国信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国信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774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文档加载方法、计算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