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组装和维修的装配式室内隔墙支撑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97380.1 | 申请日: | 2020-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2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 发明(设计)人: | 陈仁毛;欧阳毅;马文莉;陈明;张艳松;邵毅;王鹏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螳螂精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2/82 | 分类号: | E04B2/82;E04B1/98;E04G21/18;E04H9/02 |
| 代理公司: | 苏州安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10 | 代理人: | 姚惠菱 |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组装 维修 装配式 室内 隔墙 支撑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组装和维修的装配式室内隔墙支撑结构,属于隔墙支撑座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固定柱和壳体,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四个第一空腔,第一空腔内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壳体,壳体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水平仪、调节机构和固定柱,水平仪显示倾斜时,避免了工人们会将隔墙本体安装在不水平状态下的底座上,从而容易发生倾斜倾倒,进而影响到隔墙本体的正常使用的情况,加大了隔墙本体和底座的使用寿命,节约了工作成本,同时解决了因隔墙本体倾倒从而造成安全事故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隔墙支撑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组装和维修的装配式室内隔墙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装配式隔墙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隔墙。这种隔墙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隔墙质量,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只需要将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上进行转配,即可形成一个新的隔墙体。
现有技术中的装配式隔墙支撑座在使用过程时,极有可能会受到外界的影响,从而产生震动,现有技术中的支撑座的抗震效果较差,使得当震动发生时,易容易导致隔墙物和支撑座之间发生晃动,从而造成隔墙物与支撑座分离,进而导致意外的发生,不利于人们的使用,同时现有技术中的装配式隔墙支撑座在使用前,通常都是通过将支撑座下方的固定柱固定进泥地里,以达到固定的效果,但是外界的环境不同,使得固定柱即使能够稳定的固定在泥地里,但是也无法保证支撑座的水平性,从而可能会发生工人们将隔墙本体安装在不水平状态下的支撑座上,且不容易发现支撑座是否为水平状态,使得隔墙本体容易发生倾斜从而影响到隔墙本体的正常使用,减少了隔墙本体的使用寿命,造成资源上的浪费,且隔墙物倾倒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抗震效果差、支撑座无法保证其水平性和无法快速的取出支撑座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便于组装和维修的装配式室内隔墙支撑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底座、固定柱和壳体,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四个第一空腔,第一空腔内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壳体,壳体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伸缩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板的下表面和壳体内壁的下表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设置有两个缓冲机构,两个缓冲机构分别位于伸缩杆的左右两侧,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对应第一凹槽的位置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固定套,固定套的内部套设有隔墙本体,隔墙本体的下表面贴合在第一凹槽内壁的下表面,所述隔墙本体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机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卡接在第一空腔内壁下表面的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内套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柱,螺纹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的另一端贯穿第一空腔内壁的上表面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扭环,所述螺纹柱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帽,螺纹帽的外表面卡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空腔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滑杆,两个第一滑杆分别位于螺纹柱的左右两侧,所述壳体的下表面对应四个第一空腔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壁的上表面卡接有两个第一滑套,两个第一滑套分别位于第一轴承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滑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一滑套并固定连接在升降板的上表面,所述升降板的下表面通过设置第一销轴铰接有压块,压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软垫。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螳螂精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金螳螂精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73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业种植用种子清洗装置的除杂机构
- 下一篇:一种寒痹膏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