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直流输电线路雷击干扰识别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297161.3 | 申请日: | 2020-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05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 发明(设计)人: | 裴翔羽;庞辉;董巍;孔明;陈龙龙;李云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姚瑶 |
| 地址: | 410114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直流 输电 线路 雷击 干扰 识别 方法 装置 系统 介质 | ||
1.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线路雷击干扰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采集柔性直流输电线路上在保护启动时刻前、后的电压行波数据和电流行波数据;
步骤2:利用所述电压行波数据和所述电流行波数据构造线模反向电压行波;
步骤3:对所述线模反向电压行波进行小波变换提取特定尺度下的模极大值;
步骤4:利用所述特定尺度下的模极大值识别是否发生了雷击干扰;
步骤4是基于设置的识别判据进行雷击干扰有效识别,所述识别判据至少包含:
A:若特定尺度下的模极大值中仅存在一对模极大值,所述一对模极大值为先负后正,幅值关系为负大正小,且所述线模反向电压行波的波尾数据平均值U1大于保护启动时刻前的部分或全部线模反向电压行波数据平均值U2或U1与U2的差值在预设误差范围内时,所述柔性直流输电线路发生了雷电绕击干扰;
B:若特定尺度下的模极大值中存在先负后正,幅值关系为负大正小的两对模极大值,且所述线模反向电压行波的波尾数据平均值U1与保护启动时刻前的部分或全部线模反向电压行波数据平均值U2的差值在预设误差范围内;以及第二对模极大值的幅值A1与第一对模极大值2倍幅值的对应差值在预设幅值误差范围内时,所述柔性直流输电线路发生了雷电绕击干扰;
C:若特定尺度下的模极大值中存在先负后正,幅值关系为负大正小的两对以上的模极大值,且任两对模极大值的对应幅值差值均在预设幅值误差范围内时,所述柔性直流输电线路发生了雷电绕击干扰;
D:若特定尺度下的模极大值中存在先负后正,幅值关系为负大正小的三对以上的模极大值,且除第一对模极大值外,剩余任两对模极大值对应幅值的差值均在预设误差范围内时,所述柔性直流输电线路发生了雷电绕击干扰;
其中,两对模极大值的幅值比对时,是一对模极大值的负模极大值的幅值与另一对模极大值的负模极大值的幅值进行比对,正模极大值的幅值与另一对模极大值的正模极大值的幅值进行比对;
若均不满足上述判据,所述柔性直流输电线路未发生了雷电绕击干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是基于设置的识别判据进行识别,所述识别判据至少包含:
若特定尺度下的模极大值中不存在先负后正,幅值关系为负大正小的一对模极大值时,所述柔性直流输电线路未遭受雷电绕击,不存在雷击干扰。
3.根据权利要求2或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尺度为第4尺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执行过程如下:
首先,利用凯伦贝尔极模变换矩阵将步骤1采集的电压行波数据和电流行波数据分别解耦为线模、零模电压行波和线模、零模电流行波;
式中,u0、u1分别表示零模电压行波和线模电压行波,up、un分别表示采集的柔性直流输电线路上正极电压行波数据和负极电压行波数据,i0、i1分别表示零模电流行波和线模电流行波,ip、in分别表示采集的柔性直流输电线路上正极电流行波数据和负极电流行波数据;
然后,利用线模电压行波和线模电流行波构造线模反向电压行波,公式如下:
式中,u1b表示线模反向电压行波,Z1表示柔性直流输电线路线的模波阻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采用高速实时宽频采集电压行波数据和电流行波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长沙理工大学;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716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